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兰州人性乐观,善诙谐,说话风趣幽默,有时令人忍俊不禁。 B: 一些甘肃省偏远的农村小学,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 C: 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
2、 |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 A: 杜甫 B: 岳飞 C: 诸葛亮 D: 刘备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 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
4、 | 下列文中横线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本领,创作出大量合辙押韵的诗歌。” “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 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 A: 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B: 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就是模仿。 C: 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 D: 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 |
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雁门太守行》中“黄金台”运用的是燕昭王筑台以重金招贤纳士的典故。 B: 《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D: 《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短篇小说。 |
6、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这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
7、 |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 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B: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的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与同情。 C: 《老王》一文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性格,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说”,在古代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的文体,比如《马说》《黄生借书说》《爱莲说》。 D: 安徒生,是法国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凛冽 聒躁 经世奇才 B: 灌溉 侍弄 不醒人事 C: 亵读 陡峭 言不及义 D: 搓捻 诓骗 如雷贯耳 |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据说他写好诗后一定要先念给妇人听,然后不断修改,至妇人能听懂为止。下面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回来后面问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1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 “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 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 2 )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 3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代什么?从本句诗中,你可否总结出白居易是个什么 样的官员? ( 4 )全诗留露出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某孝廉,家贫落魄,无以为生,贷于亲友,皆莫之应。有一博徒,独善遇之,时有馈遗,以资薪米。及公车北上,又为治装,且赡其家。未几,孝廉捷南宫,授县令,感念旧恩,使人招之。谢不往,曰:“吾侪呼卢喝雉,席地帷天,放浪久矣。一入朱门,则束缚欲死,非所以爱我也。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从牧猪奴游不于君官声有损乎?又非所以爱君也。”孝廉乃使人赠之千金,亦不受,曰:“君虽日赠我千金,亦不过供我博场之一掷而已,徒伤君惠,而无救我贫,不如其已也。”此博徒见识甚高。谁谓市井中无英雄哉! ( 1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从牧猪奴游不于君官声有损乎 (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无以为生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B: 时有馈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 及公车北上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D: 且赡其家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3 )翻译下面句子。 贷于亲友,皆莫之应。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④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近半数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章有改动)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处,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选自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①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②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
( 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写作。
题目:“有一种_________ 叫_________ ”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写作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④字数600——800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