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荔湾区文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力做好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制定了专门方案,确保道路畅通,让学子安心应考。(在“交通安全”后面加上“管理工作”)
B: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打造精品服务平台。(删去“能否”)
C: 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产人工智能机器人,从生产、设计到研发都在青岛完成,现已实现量产。(将“生产”调到“研发”后)
D: 麝香追风膏的主要成分是由麝香、独活、海风藤等配制而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将“功效”改为“疗效”。)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贝多芬最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使音乐成为丰富心灵的记录。
① 他通过音乐记录上帝创造之美
② 巴赫所有的音乐都为歌颂上帝
③ 而贝多芬将音乐拉回人间
④ 因此最大可能地丰富了音乐,且让它们能感动每一个凡人,启发每人的精神丰富性
⑤ 表达凡人的内心冲突、对幸福的渴望、意志的希冀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⑤③④
C: ①③⑤④②
D: ②①③⑤④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学习经验,给了大家许多教诲
B: 他能够为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受到大家恭维
C: 班长接见了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工作情况。
D: 由于下午有事,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游玩的邀请。
5、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B: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摆弄、夸耀。)
C: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菡萏: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D: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强烈,热情四溢。)
6、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古装武侠动作片《夜宴》,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______进行改编的。( )
A: 《哈姆莱特》
B: 《李尔王》
C: 《罗米欧与朱丽叶》
D: 《奥赛罗》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末去滨江路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江畔,悠闲自得,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内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
B: 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C: 今年第一季度“泸州好人”出炉,龙润珍等五位普通市民榜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
D: 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 , 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坚决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C: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D: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将举行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9、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 , 想得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B: 李老师的口才很好,他那行云流水的教学风格征服了我们全班同学
C: 毕业前夕,我们五个要好的同学相约漂流大峡谷,共享天伦之乐
D: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10、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B: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
C: 《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
D: 《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 1 )颔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体现了“春寒”。
( 2 )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之 事 也。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峰路转________ ②云归而岩穴________

③既得泉于山谷之间________ ④掇幽芳而乔木________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六七里 之僧智仙也
B: 望蔚然而深秀者 修来此
C: 之者谁? 遂书以其亭焉
D: 山水之 其地僻而事简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 5 )甲段和乙段都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素质

①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相遇了。

②城里人是来“乡村游”的,本来他打算回城,却错过了回城的最后一班车。乡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来他想直接回家,也错过了回家的最后一班车。

③城里人先到,登记时,他要包下一个房间,可是服务员说,乡村不比城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因为床位有限,一个人只能住一个床位,其他床位还得留给其他人住。这样,后到的乡下人就跟城里人同住一室。

④乡下人进来时,城里人已经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看电视。

⑤“你好。”乡下人跟城里人打招呼,城里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作答。

⑥乡下人没有理会城里人的冷淡态度,他把一个蛇皮口袋随意地放在了床边,这是他的全部行李了。乡下人看了城里人一眼,开始脱鞋。立时,一股臭味弥漫开来,城里人皱了一下眉头。“什么素质?”城里人暗暗地嘀咕了一句。这个细节被乡下人捕捉到了,他的脸红了一下,赶忙提着鞋进了卫生间。

⑦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⑧趁着乡下人去卫生间,城里人把钱包从公文包里拿出来,藏在了枕头下。过了一会儿,他想了想,又把钱包重新拿出来放在床垫底下,并用力地压了压。

⑨乡下人显然心情不错,他吹着口哨,躺在那富有弹性的床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说:“真舒服啊。”然后,他递给城里人一支烟,城里人摆摆手,拒绝了。城里人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烟来自己抽上。看城里人没有与自己交流的意思,乡下人把刚张开的嘴巴闭上了。

⑩屋子里只有电视机的声音,播放的是一部爱情电视剧。乡下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城里人则东一眼西一眼地瞟,显得心神不宁。

⑪过了一会儿,城里人的手机响了。“亲爱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赶不上回城的车了,”城里人开始抱怨,“现在住在一个该死的旅馆里,床铺硬得像石头,空气也不好,还不安全。”城里人说着,看了乡下人一眼。接完电话,城里人的情绪一直不好,一直抽着闷烟。

⑫乡下人的手机也响了,“老婆,是你吗?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着我啊。我告诉你啊,我现在住在旅馆里,这床可舒服啦,软软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带你来享受享受。什么?花钱?挣钱不是为了享受吗?辛苦挣来快活用,你说是不是?”乡下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⑬时间在流逝。不知道是因为接了老婆的电话激动,还是因为电视节目吸引着乡下人,总之,乡下人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丝毫没有要入睡的迹象。

⑭乡下人不睡,城里人自然也不敢睡。因为他的钱包里有一万元钱呢。乡下人也挺难受的。他也希望城里人尽快入睡,他挤了一天火车,已经很疲倦了,但他不敢睡,因为他的鼾声很大。

⑮城里人和乡下人彼此就这样各怀心事地对峙着。城里人心情烦躁地变换着电视频道,乡下人接连不断地抽着烟。

⑯乡下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只是第二天早上,乡下人醒来时,城里人已经走了。

⑰乡下人看着城里人乱糟糟的床铺,说了句,城里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⑱乡下人仔细地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又把城里人留下的乱糟糟的床铺也整理好后,才提着蛇皮口袋出了门。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

(选自《短小说》)

( 1 )善用对比是本文一大特色。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里的情节概括。

人物

城里人

乡下人

情节对比

①________

热情打招呼,洗脚,晾鞋

怕钱被偷,把钱包藏在床垫底下

②________

跟妻子打电话,不停地抱怨

③________

担心钱被偷,一夜无眠,清早匆匆离开

④________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 3 )小说结尾处才交代“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这样写妙在哪里?
( 4 )城里人、乡下人都认为对方素质低,原因是什么?文章以“素质”为题,其深刻含义是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素质的认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阳下的草帽

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草地上,我摘下头上的草帽下意识地摇动起来,驱赶的是蚊子,带来的是一阵凉爽。

已是休工的时间了,火辣辣的太阳下,还有三五个头戴草帽的同事在田间除草,包谷黄灿灿,水稻黄灿灿,远山近水丰收在望。

抽一支烟,让大自然过滤往事。草帽在手中细细数点,仿佛带着太阳的光芒把心情照耀。常年的机关生活,很难直接与太阳和田野对话。这次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久违田间劳作的我,确实感觉有点累了,而手中的草帽,却让我想起了父亲。

父亲是路桥总工程师,路要修到哪里,桥也就跟着修到哪里;父亲和草帽走到哪里,我们的家自然也就搬到哪里。母亲常说:“草帽就是我们的家。”真的,我细心地观察过,每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屋里的家具全是破旧的,但草帽准会是新的。在父亲看来,换上一顶新的草帽,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我还意识到,只要草帽由金黄变成黑黄,那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该搬家了。

太阳造就汗水和智慧,草帽见证信念和意志。真正的阳光,也正属于草帽。

一次,母亲病重躺在家里床上。我盼望着父亲早一点回来,给母亲煎药。可父亲刚回到家就接到一个电话,不由分说,他拿起草帽又朝工地赶去了,大桥工地建设更需要他。我用异样的眼光望着父亲拿起草帽。父亲愧疚地摸着我的头鼓励说:“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

又一次,父亲要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他希望我在“五一”假期读读他的一本日记《坚持和执著》。路桥,是他的才华文章。他爱事业就像爱生命。宿命的爱,完整的爱,不会随意被烈日暴晒,被风雨打湿。也就在父亲把一顶旧草帽挂在墙头的一刻,我忽然意识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两年后的一天,一辆我所熟悉的吉普车来接我和母亲,从陈驾驶凝重的目光看得出,显然是父亲出事了。果然,他告诉说,我父亲为了救一个触电的工人,自己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现在医院抢救。顿时,母亲有点支撑不住了。“男子汉要顶起一片天。”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扶着母亲低声细语:“爸爸是好样的。”到了医院,我们看见一个工人模样的人,拿着一顶草帽跪在地上请求医生,要救活他的恩人。认识我们后,他拉着我和母亲的手哭诉说,他被触电后,是我父亲用这顶草帽,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自己却……

父亲终于苏醒了,是在我守候的睡梦中苏醒的。晨曦,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父亲伸过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我忽然觉得我完全长大了。后来,我获得硕士学位,成了工程师,成了公务员。我更加理解了,有太阳才有白天,才有路,才有草帽顶起的一片天。

“上工啰……”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我收藏好记忆,戴上草帽,拿起锄头,又走进了一片丰收的玉米地。

我忽然感觉到,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

( 1 )本文以“草帽”为线索,依次写了“我”和父亲的哪些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至少三件)
( 2 )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父亲所说的“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
( 3 )①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真正的阳光,也正属于草帽。

②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动词,体会父亲的用意。

父亲伸过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

( 4 )文章结尾说,“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从本文来看,你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会有一个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强颜欢笑,懂你的欲罢不能。

请以“最懂我的那个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無所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