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本单元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背影》等。
B: 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另外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刘湛秋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D: 曹操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2、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学过的文章《伟大的悲剧》。
B: 汪曾祺(1920-1997)浙江高邮人,现代作家。
C: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范仲淹字希文,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文正公”。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

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_____.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_____的图画,有青春的嘘息,煽起人狂想和梦想,_____即在这种天空下显现。


A: 首屈一指 神奇 海市蜃楼
B: 名列前茅 奇妙 空中楼阁
C: 首当其冲 奇特 镜花水月
D: 鹤立鸡群 奇怪 扑朔迷离
4、对下列各项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加点词是形容词。)
B: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我盛情挽留,但他执意要走,声称是其家慈所令,不敢不从。(加点词是对自己母亲的谦称。)
D: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加点词是褒义词。)
5、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 人们在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 “动物之间尚且有怜悯之心,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是转折复句
D: “洗得干净”是偏正短语,“干净地洗”是后补短语
6、下列哪位不是“三曹七子”中的人物?( )
A: 曹操
B: 曹丕
C: 曹错
D: 曹植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zuó) 执(ǎo) (bīn)临 (jiāo)揉造作
B: 吞(shì) 诡(jué) (kè)守 笔耕不(chuó)
C: 盘(héng) (zhì)热 宽(yòu) 三(jiān)其口
D: 修(qì) (juàn)养 (zhù)立 (bǐn)息凝神
8、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迪士尼上演“夜光幻影秀”,绚丽的灯光与烟花将迪士尼城堡点缀得格外美丽,让观众叹为观止
B: 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扬子晚报》上。
C: 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 , 令人防不胜防。
D: 杨幂在电视剧《三生三世》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9、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晚饭后,在湘鄂路上散步的人俯拾皆是
B: 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思想真是顽固不化
C: 我们家由于姊妹多,加之我身体很差,所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D: 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10、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一再强调要抓紧学习,可他却不以为然。
B: 邓稼先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C: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 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旁征博引,妙语如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B: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静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动景。
C: 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为合乐而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D: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全诗意象瑰丽、意境开阔,感情奔放,显现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卿今当涂掌________

②见往事耳 ________

③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

鲁肃过寻阳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3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千年古城梅州——走进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①香格里拉,一个充满传奇和异域色彩的名字,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一个美得令人惊艳的旷古秘境,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人间净土,一个世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

②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这里,天地澄明,山幽水碧,风光圣洁,犹若方外之境;这里,汉风唐韵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悠扬萦绕,幻化为闪烁着先民遗风的处处风物,未经世俗污染,淳朴如初。

③梅州的山,葱茏清幽,自成风韵。“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集雄奇与秀丽于一体,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腰。登临山巅,山风阵阵徐徐吹来,云雾自眼前飘过,聚了又散,仿佛置身云端仙境。

④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险或秀,无不用青翠欲滴的绿意阐释对人间的厚爱,令人心旷神怡,忘乎天上人间。郁郁青山,不仅诉不尽梅州无限风光,而且孕育了清冽的山泉和清新的空气。

⑤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夭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

⑥巍巍群山,孕育了梅州人的母亲河——梅江。梅江悠悠,一水护城,清明如镜,光可鉴人。远眺江水,波光粼粼,摇曳生姿,楚楚动人。梅江两岸,翠耸的青山,婆娑的垂杨柳,森森的凤尾竹与斑驳的古墙,与天光云影相互缠绵着,在水中交互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山水画卷,常常令人流连忘返。偶尔有渔夫撑着竹筏自江面悠然而过,此情此景,丝毫不逊色于桂林。

⑦梅州的山还孕育了水平如镜的绿潭,如素有“岭南日月潭”之称的蕉岭长潭、五华益塘等,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这些湖水或驰骋或游弋,山青水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令人陶醉。若遇月夜,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宛若梦幻。一年四季,江面烟雾迷茫,尤以冬日为甚,蒸腾的水汽与两岸的山岚遥相呼应,将周遭点染得仿若人间仙境。

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灵气必定孕育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筚路桃贩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用一首凝练的七绝,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画卷。历史上,客家先民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辗转,都是一次寻觅梦里桃源之旅,穿过千年的风雨,客家人崇尚诗礼的传统使原生态的中原文化在梅州这片土地上得以保留。

⑨梅州人一言语、一举手、一投足,细细品味,都散发着古之遗风雅韵,被誉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古汉语“唐音”,这种未被同化污染的方言,是客家人流徙中的精神故乡,它神奇地托起了整个民系千年不灭的命运。一路南下的梅州客家人还保留着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这种舞龙舞狮,舞动的不正是中原龙图腾的飞扬吗,传递的又何尝不是原生态的中原文化?

⑩梅州,一座处处散发着中原汉唐雄风的千年古邑。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饱览原生态的美景,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流连于山间田野之中,逛山冈,吹山风,听山歌,慢慢的您会放慢您的脚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飞您的梦想。在饱览间淡忘红尘,在仰望文化高山时涤荡心灵,走进它,您就走进了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

(选自《羊城晚报》,内容有删改)

( 1 )请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 2 )请你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段对香格里拉的解说,为引出对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的描写起到铺垫作用。
B: “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把长潭水平如镜的美展现出来。
C: 第⑧段引用黄遵宪的七绝是为了说明客家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同时増加了文学色彩。
D: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题目,表达了对梅州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野上的柴火饭

明前茶

①讲老实话,同学在微信群中发出30年前的老照片时,我已经无法把眼前这拨志得意满的中年人,与当年那些白衣蓝裤的青涩小子联系在一起。猜了10位同学,弄错一半。发照片的人不耐烦了,又发出一张照片,是一帮同学围着一个原野上的土灶欢快地敲打饭盆。好啦,仿佛接通了电源,我一下子把土灶周边所有同学的姓名,连同他们的绰号一同想起来了!

②真的,谁能忘得了初三那年的柴火饭?

③那是中考前4个月,我们进入隔周就有模拟考,都有排名的胶着期。白热化的竞争让班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微妙。班里不停地传出各种小道消息,不是考分的反超让昔日好友突然冷淡下来,就是某尖子生的错题本突然消失了两天,第三天,它静悄悄地回到了主人的桌肚里。怀疑与戒备浮漾在空气里,防范别人的满腹委屈,被防范的更是委屈。竞争必定是有你没我么?友谊必定会在前途面前分崩离析么?这样沉重的命题就这样摆在15岁的少年面前。那个早春,教室里的气氛阴郁得能滴出水来。

④忽然,传来震动人心的消息:初三年级本要取消的春游照常进行,而且,我们要去一个刚刚建成的森林公园,在划定的生火区,自己搭一个土灶,捡柴火来把全班的饭做好!

⑤加上带队老师,那可是56个人的饭!消息灵通人士已经打听到,有的班要做腊肉菜饭,有的班要做手擀面条,那我们要做什么饭?班主任夏老师是一位拄着拐杖的中年人,他的一条腿因为儿时的疾患从膝盖处截肢了。然而,他依旧是一个事必躬亲的勤务兵。他十分豪气地用拐杖轻点教室的木门说:“咱们4班,要搞就搞一个难忘的,咱们来包饺子!”

⑥这阵仗可就大了!第二天,我们排队上车的时候,有人带着最大号的脸盆,准备和面;有人带着一整锅剁好的饺子馅;有人豪迈地带来折叠小圆桌,准备擀饺子皮;还有人出乎意料地带着啤酒瓶,他的盘算是,万一没人找得着擀面杖,啤酒瓶也许能凑合擀面。

⑦夏老师迅速分了工,一拨人砌土灶,一拨人和面包饺子。后一拨工作其实基本靠夏老师一个人,因为那位声称能用啤酒瓶擀面的家伙,都没法用擀面杖擀出一张合格的饺子皮来。唯有夏老师一面飞旋一面搓动,一张饺子皮就飞了出来

⑧最后一拨什么技术活都不会干的,被夏老师指派去捡枯柴。老师特别叮嘱说,所有的枯柴都要就地折断,仔细捆扎,不要像猪八戒的钉耙一样四仰八叉地拖回来。

⑨我就在这最后一批人马中。我们飞奔而去,四散找寻,进入了春天的杂树林。水杉树尚未发芽,硕大的鸟巢依旧显露;白杨树已经亮出了无数新叶,犹如银亮的手掌在翻飞炫耀;香樟树正进入换叶季,老叶与新叶的更替让它释放出奇妙的香气。我一面捡拾枯枝一面谛听着鸟鸣,被做题与考试郁塞的头脑豁然一清。我意识到,在我们紧盯鼻尖一寸处拼命记诵和努力时,这个春天最清鲜活泼的一面已经来临。鸟鸣如口哨唱和,如丝弦密奏,如对歌调侃,喜悦如泉水一样浸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这顿柴火饭的意义,它把一大群被考试压榨得灰头土脸的少男少女释放到这烂漫的春光中,让他们明白,人生除了那一厘米宽的分数条,还有别的出路与意义。

⑩30年后,我们已不记得自己的名次,不记得谁有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不记得彼此的嫉妒与恩怨;我们只记得老师手里飞快旋出的饺子皮,记得烧灶同学鼻尖上的炭灰,记得有人把捆柴火的结香枝条,连同枝条上的黄花绕成一个花环,戴在我头上。我们只记得同学少年,言笑晏晏。

( 1 )围绕着“原野上的柴火饭”,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请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故事情节

“我”的情感

野炊之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兴奋、振奋

③________

喜悦、轻松

野炊之后

④________


( 2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唯有夏老师一面飞旋一面搓动,一张饺子皮就飞了出来。

②鸟鸣如口哨唱和,如丝弦密奏,如对歌调侃,喜悦如泉水一样浸透了我的心。

( 3 )文章第⑨段运用了环境描写,试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 4 )“我”为什么怀念30年前初三那年的柴火饭?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超燃”“燃爆了”“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请以“找到自己的燃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已落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