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一项是 (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 ,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②一首浪漫的诗歌 ③一篇美丽的童话 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
2、 | 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 ⑤②④③①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⑤①②④③ |
3、 | 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C: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塑成这个雕像,花费了他10多年的功夫,真是大器晚成啊。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明确提出明星代言广告如涉及虚假宣传,将与商家一起连带承担责任。 B: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D: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聚”,山峰聚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旬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 B: “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 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问疾苦的关怀与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的摇蓝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B: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殒落了。 C: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D: 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署光。 |
7、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统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B: 在本周的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王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妙语连珠,赢得全场同学的一致好评。 C: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包括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 D: 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8、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一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并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B: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求师时,师严而礼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作者以鲜明的对比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 《邹忌讽齐王纳谏》设喻说理,以小见大,由国事到家事,表明他是一位责任感强、有远见卓识的良臣。 D: 《出师表》一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虬枝qiú 阔绰chuò 涸辙hé 锲而不舍qiè B: 禀赋bǐng 皲裂jùn 枝柯kě 揠苗助长yà C: 猗郁qí 酣然hān 秀颀qí 惴惴不安zhuì D: 槲树jué 脱臼jiù 淅沥xī 不屈不挠náo |
10、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寒夜 (宋)杜耒①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②汤沸③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________便不同。 【注】①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属江西)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②竹炉:外竹内泥的火炉。③汤沸:指开水翻滚。 ( 1 )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 )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囊(nǎng):以往、过去。 (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甲 翁 之 妻 子 去 乡 (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惩山北之塞________ ②荷担者三夫________ ③向吾远游________ ④有意同行乎________ ⑤年且九十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 ③差矣,汝之言! ( 4 )仔细阅读(乙)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乙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5 )(甲)(乙)两文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面》节选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 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④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给予
丹·克拉克
我有一位朋友名叫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一辆新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
“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于什么: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返回来了,不过这次他回来得很慢。他背着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伴,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保罗下了车,把那个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 1 )本文以“给予”为题的两个基本意义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留在 __________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家冯骥才在《日历》中写到:“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