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择菜(zhái) 颓唐(tū) 匀称(chèng) 恹恹欲睡(yān) B: 绢本(juàn) 蜕皮(tuō) 虬枝(qiú) 不折不挠(ráo) C: 琐屑(xuè) 轩榭(xuān) 遏制(è) 摩肩接踵(zhǒng) D: 倔强(jué) 纤维(xiān) 炽红(chì) 惟妙惟肖(xiào) |
2、 | 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B: 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进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D: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3、 | 对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B: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格列佛游记》) C: 选自《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朝花夕拾》)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立志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的上等车夫,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骆驼祥子》) |
4、 | 下面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补偿 企盼 安详 杞人忧天 B: 绵延 筹划 轻捷 骇人听闻 C: 央求 纯粹 晕眩 呼朋引伴 D: 决别 烘托 烂漫 明辩是非 |
5、 | 下列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B: 《一面》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爱之情。 C: 《两小儿辨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D: 《月迹》作者是贾平凹,这篇散文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颗小桃树》——《平凹散文》——贾平凹。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集》一俄国普希金。 C: 《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意地利茨威格。 D: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一进展览馆,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古老的宇航图,令人震撼不已。 B: 游客不文明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繁发生,不光有游客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有景区管理者的管理问题。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D: 这次的“爱鸟护鸟,我在行动”主题公益活动,宣传组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大自然滥杀动物。 |
8、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蕴(yùn) 散碎(suì) 譬如(pì) 笼统(lǒng) B: 狗吠(fèi) 后檐(yán) 凄凉(qī) 直截(jié) C: 怆然(qiàng) 寂寥(liá0) 珠帘(lián) 昼夜(zhòu) D: 桑树(sāng) 奏乐(zòu) 琵琶(pá) 幽美(yōu) |
9、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诘问 渲闹 深恶痛绝 妇孺皆知 B: 咳嗽 迭起 潜心惯注 兀兀穷年 C: 取蒂 钥匙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D: 咀嚼 矗立 低眉顺眼 气冲斗牛 |
10、 |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 西昌市举办的“恰同学少年魅力西昌”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如潮。 C: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 D: 西昌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受到众多外地游容的青睐。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 1 )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以荻画地 以:用 B: 教以书字用 书:写 C: 使学为诗 为:作为 D: 及其稍长 及:等到 ( 2 )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欧阳修聪明过人 B: 太夫人教子有方 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 欧阳修刻苦攻读 ( 3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唯读书是务。 |
___________________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
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急切地 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步地朝他走去。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 :“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摔头ー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千千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士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技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
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
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一一”
从此以后,青铜将葵花所教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写“天”,写“地”,写“风”,写“雨”……
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 1 )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这个小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惊愕激动——________——愿意学——________
( 3 )青铜是一个哑巴,他性格的哪些方面是你喜欢的?试从文中举例印证。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浪涌飞舟
五月初五头端午,正是栽秧割麦两头忙;五月十五大端午,农活告一段落,人们从农田里爬起来,休整两天。姑娘女婿拎了粽子走娘家,更多的是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到岑河镇上“晒叶子”(指穿好衣服逛大场合)。那一天,无论大路小路,都是新的、亮的,满街满巷都是笑脸和喜气。
岑河上雄跨着两座古老的圆拱石桥,南桥和北桥之间,两岸早已站满了人。花花绿绿的人山,光彩照人的笑脸,拥挤在依依垂柳之下,倒映在清清河水之中。
“龙船来了——”“黄龙!”有人呼喊。说是龙船,其实并没有龙头龙尾的简装,更没有雕龙画凤的屏风廊檐,有的只是八条黝黑健壮的汉子,黄裤黄褂黄头巾。龙的灵气,龙的威武,龙的精神,鼓得我们热血沸腾。我们迅速让开道,龙船缓缓下了水,清清的河水便映出一条仿佛真的黄龙来。龙开始舞动爪牙,缓缓前进,明镜上漾起一层层涟漪,荡漾开去,龙的倒影便在层层鳞浪之下缓缓飞翔了。
“白龙来了!”“红龙来了!”几条龙下了河,河水晃动,河里倒映的柳枝也跳起舞来。龙们先是自由自在地划呀,试呀,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几条龙一碰上并排的机会就“抢标”。你听,鼓声响了,船头的鼓手昂首奋臂擂鼓,两厢的龙人埋头奋臂划龙。两岸的小孩、大人都和着鼓点的节拍唱着:“咚咚地划,咚咚地划,划得快快前哟,吃碗麦炒面;划得慢慢后哟,吃碗枯豌豆。”
正式“抢标”开始了,各龙舟的步伐基本到位。急促的鼓点催龙奋进,船就像短跑运动员的最后冲刺,又像离弦的箭,“嗖嗖”地射向前方。众桨划出汹涌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浪涌飞舟,溅起一阵阵水花。
“杂龙来了!”果然,青红紫白黑,握桨的汉子服饰杂乱无章。杂龙匆匆赶到,匆匆下水,匆匆上阵。黄龙眼看就要取胜,杂龙后来居上,和黄龙并排了。鼓点更加密集急骤,“咚咚”的划声更加震耳嘹亮。黄龙如强弩之末,杂龙如喷薄之日出,虎虎向前,腾腾而上。杂龙取胜了!
黄龙不服,和杂龙打起来,从船上打到水里,从水里扯到岸上,两个龙头扭成一团。我们围过去看众人劝架:“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一边姑爷,一边舅爷,输了赢了又不是外人。”“不,在船赢船。两船相争,各为其船。什么姑爷舅爷,不认那一套!”舅爷一口回绝。
“算了算了,别生气了,今天我请客,到我家喝酒吃炒面……过端午。”“不,今天在自家吃枯豌豆喝闷酒,明年老子请客,到老子家吃炒面喝酒过端午节!”
如今,清清的岑河只有柳枝在那里静静地照着倩影。
( 1 )文中写出了岑河端午的哪些风俗?( 2 )姑爷领头的杂龙取胜了,从姑舅之争说说姑爷、舅爷的性格特点。“留”,是一个有趣的字眼。你看,“留步”,“留”出一份客气和礼貌;“留心”,“留”出一份认真和专注;“留情”,“留”出一份宽容和谅解……“留恋”,“留”下一份依依不舍的情怀;“留守”,“留”下一份孜孜以求的执着;“留传”,“留”下一种熠熠生辉的精神……
请以“留”为话题作文,要求:
①将你拟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②6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