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海鲜楼由特级名厨掌勺,美味鲜为人道 , 引得不少顾客前来品尝。 B: 学校有规定,要严肃批评那些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行为不轨的学生。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D: 写文章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情感是不无裨益的。 |
2、 | 下列对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为市鞍马(买) 非显者刺 , 则门钥不得出(名帖)四闼霞敞(门) 万里赴戎机(军机、军事,这里指战争) B: 卧房槛外(栏杆) 赏赐百千强(有余)遂以楼名(命名) 愿驰千里足(奔驰) C: 缘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出郭相扶将(外城)双兔傍地走(跑) 对镜帖花黄(同“贴”) D: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仅仅) 安能辨我是雄雌(谁)坐其中,颓然碧窈(它,指水阁)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在) |
3、 | 对下面文段所揭示的道理,表述最恰当的一句是( ) 瑞典人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返身下山,因为他觉得预定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都无法认同他的决定,毅然向上攀登。虽然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错过了安全时间,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征服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 A: 干什么事都要守时。B: 必要的舍是为了更好的得。 C: 要成功就要学会妥协。 D: 人类要顺应自然,不能与自然斗。 |
4、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 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怎样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C: 好山好水,还得有好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镜头,才能相得益彰 , 表现自然之美。 D: 如果没有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且言不及义者,必须记零分。 |
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随手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主要表现了“母爱”和“童心”两大主题。 B: 郭沫若的《石榴》、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C: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D: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他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为我们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家乡的故事。 |
6、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 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②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 。(杨绛《老王》)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④我小时候,一年四季 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萧乾《吆喝》) B: 温柔 谢意 映衬 不论 C: 温馨 谢词 映照 不论 D: 温馨 谢意 映照 即使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谀词(yǘ) 沉寂(chén) 涕泗横流(shì) B: 喧嚷(rǎng) 佝偻(lǒu) 栖息(xī) 气吞斗牛(dǒu) C: 田圃(pŭ) 留滞(zhì) 喑哑(yīn) 廓然无累(lěi) D: 襁褓(qiáng) 睿智(ruì) 骈进(pián) 媚上欺下(mèi) |
8、 | 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无语病一句的选项是( ) ①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再到《朗读者》,播出的文化类节目近期“出尽风头”。对此有人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②董卿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她说:“文化类节目真的很难做,有人觉得这个节且会不会老百姓看不懂,可是首期最后一位嘉宾、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他应该说是节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也是离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远的一位,③但他的讲述却引起了最多的关注、赞赏。④我觉得文化类节目需要更精心的设计,并不在于大众是否熟悉嘉宾的事情,而是他的进述能不能调动我们的共鸣。”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 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 《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将对古城墙的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D: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创建活动中。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B: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①,无数梅花落野桥。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见(xiàn):出现。 ( 1 )两首诗中,“花”都是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吗?为什么?( 2 )从写作特色看,王冕的《梅花》质朴,韩愈的《春雪》灵动,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对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① 亦稍知医药________ ②或指所在________ ③比相见,喘息良久 ________ ④似乎可虑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 3 )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三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⑮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⑯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 1 )请在横线处为第①段补写一个总领全文的简短开头。(字数在15字以内)洁身自好的莲花
①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②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④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⑤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⑥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 1 )文章第①段中写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的作用是________。“求求你表扬我”
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 2007 年开始,先后花了近 20 万元资助了 4 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 7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