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 为了防止景区的不文明现象不再发生,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
2、 | 下列句子的主干提取错误的一项事( ) A: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朱希朱司令的命令。(主干:解放军执行命令。) B: 这个时期母亲交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主干:母亲教知识。) C: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主干:蝉强壮) D: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主干:《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
3、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一方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D: 《乞丐》中的“我”对待乞丐并非一般的施舍,而是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乞丐,以高贵的精神理解乞丐。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B: 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 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 , 创造了世界。 |
5、 |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B: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C: 露出马脚:比喻负面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多用作“露马脚”。 D: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
6、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微博上一则深圳“看报弟”的帖子走红。图中,一名七八岁大的小学生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圳都市报》,表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B: 记者在2013年3月30日的植树现场看到,活干得最漂亮的当属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官兵们,他们挖坑栽苗一丝不苟。 C: 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D: 公园里的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辞爷娘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D: 唯闻女叹息 闻之笑曰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B: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C: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D: 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
9、 |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
10、 | 下列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①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 ②都是有节有序,走走停停,接力而行。 ③节是一个运动着的概念。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 ④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 ⑤节者,接也。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直线前进。 A: ⑤②③①④ B: ⑤②①③④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⑤②④①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乌衣巷① 刘禹锡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②四时之景不同(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3 )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⑥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的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链接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连接材料二
农谚:吃了冬至饭,一天长(cháng)一线。
①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
②请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①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绮丽的成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②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粗犷,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使这样,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打破生活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④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它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勇敢,从大漠那里学习它的沉着,从森林那里学习它的机敏。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⑤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但是要问志向。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于是,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神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不虚此生。
⑥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 1 )请用正楷将第⑤段划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①绮丽________②和煦________③粗犷________④执拗________
( 3 )第④⑤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 )请在第③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 5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①凌厉宵汉连亘可见一斑闲情逸致
②端详陶冶理睬芳草如茵丰功伟迹
①修改________。②修改________。
请从下列作文中任选一题。
(一)请以“有______才有真正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的词语有:志气、宽容、自信、真诚、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二)请以“心田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