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永春县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个病人用一只胳膊纣支起了身子……
B: 10年前,我们搬进这座高层建筑时,还依稀可辨往日的荒无。
C: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2、

选出下列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引经据典 龙吟凤哕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B: 囊萤映雪 云南歌会 贯穿古今 不求甚解
C: 呼朋唤友 张弛不定 招徕客户 肃然起敬
D: 盛会难逢 德隆望尊 十分精彩 邀饮春风
3、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代吴敬梓写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集,主要描写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他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三大“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 《湖心亭看雪》选自《西湖寻梦》,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其作品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
D: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红楼梦》讲述的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 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 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 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 , 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5、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6、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嘹亮 水藻 淅淅沥沥
B: 披着蓑 发髻 花枝招展
C: 睫毛 烘托 咄咄逼人
D: 干涩 伫蓄 呼朋引伴
7、选出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辈(háng) 水(fū) 脑(bàn) (jiá)然而止
B: 家(jüàn) 怅(wǎng) 色(tuì) 熙然(xī)
C: 洁(jiǎo) 奋(kàng) 慢(dài) 羁绊(jī bàn)
D: 暗(huǐ) 杂(rǒng) 然(qiāng) 撺掇(cuàn duo)
8、

舅舅送给小明一款新手机,父母不让他把手机带到学校去,小明很郁闷,下面是同学们安慰他的语言,请选出其中不得体的一项 ( )

A: 你父母太过分了,现在我们谁不带手机啊?
B: 你父母是为你着想,担心把手机带到学校玩游戏,影响你的学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吧。
C: 你父母做得对,你缺少自控力,拿手机肯定会影响你的学习。
D: 你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太棒了!我曾经带手机到学校玩游戏,父母没有及时制止,导致成绩下滑。
9、下列词语书写和加下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qiè) 缥(miǎo) 气(gài) 人忧天(qǐ)
B: 立(zhù) 恿(sǒng) 狭(yì) 随声附(hè)
C: 战(lì) 热(chén) 畅(xiāo) 参不齐(cī)
D: 安(xiáng) 奥(mì) 别(jué) 根问底(páo)
10、下面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jí)门 持兵(jī) 按(pèi)徐行
B: 介(zhóu) (góu)弓弩 不得驱(chí)
C: (jiē)乎 军(bà)上 天子之(zhāo)
D: 都(wèi) 袭而(lǔ) (rǎng)者霸上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 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 1 )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 2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3 )这首诗中,抒写作者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两句是:
( 4 )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飒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心之________

神寒骨________

③与之事________

居位不久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为:全石以骚文十数篇
B: 以:其境过清 动必
C: 尤:水清冽 奇待宗元
D: 居:不可久位不久
( 3 )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 4 )甲文是怎样从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 5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甲文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 1 )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 2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
(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 4 )结合选文,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 5 )结合全文分析“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这句话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割麦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镀刀在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刷刷刷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色,黑糊糊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看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地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催泪弹,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鸣鸣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哀鸣。“快割,哭啥?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鸣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蹒跚着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刷刷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成了非洲黑人,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2 )文中②-⑦段写父子之间交流有4处语言描写,梳理其中儿子感情变化的过程。

憋气难受→________→________→崩溃无奈

( 3 )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 4 )结合语境,说说⑭段末句子中加点的词“盈”好在哪里?
( 5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 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想念你那温柔舒畅的怀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