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
C: 《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论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用户的正当权益,今天我们实施电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售后'三包'的规定。
B: 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C: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D: 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3、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圣人非所与也(同“嬉”开玩笑)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是以躬历山川(这是因为)
B: 为(不平的岩石)乃记之去(表顺承)所以何(…的原因)不可知源(它的,指溪水的)
C: 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若邻(靠近)泥掌故(对于)无与乐者 (思考)
D: 寡人反取焉(辱)折蛇行(像北斗七星)
4、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宝的是生命(①)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②)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面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⑤)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B: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C: 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6、下列朝代、国籍、作者、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 —— 东汉 ——曹操
B: 《天净沙▪秋思》 —— 元代 —— 马致远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朝花夕拾》
D: 《金色花》 ——英国 ——泰戈尔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朋引伴 怪蛋不经 精益求精
B: 喜出忘外 油然而生 哄堂大笑
C: 美不胜收 不毛之地 人声鼎沸
D: 麻木不人 截然不同 杞人忧天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四支僵劲不能动
D: 休稷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于奴隶人之手(埋没)
B: 才美不外(同“现”,显现)
C: 执策而之(面对)
D: 之不以其道(鞭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 1 )这首诗描绘__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_”一词。

( 2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乙】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好(hào):喜欢。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②烛邹:人名。亡:逃。③闻命:接受教导。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吾固不杀人

________

②公输盘不

________

③使烛邹鸟而亡之

________

④于是召而之公前

________


( 2 )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 3 )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发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

( 4 )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5 )请你总结阅读【甲】、【乙】两文获得的“劝说”方面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爱不言愁

蒋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 1 )选文第②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2 )诵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 3 )请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 4 )选文中第⑧段说“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你认为在林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真的“无忧”吗?请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 5 )品读选文,谈淡你得到的人生感悟。

阅读《人之歌》,回答问题。

人之歌

纪伯伦

①从古到今,我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直至千秋万代。

②我曾遨游在无边无际的苍穹;我曾翱翔在虚幻的世界中;我接近过至高无上的光明的神界;如今我却被囚禁于物质的樊笼。

③我受过孔子的教诲;听过梵天的哲理;也曾坐在菩提树下,伴随过佛祖释迦牟尼;可我现在仍是懵懵懂懂,信不信神明,我还在斗争。

④我曾在西奈山上看到过耶和华面谕摩西;曾在约旦河边见过基督显示的奇迹;还曾在麦地那听到过阿拉伯先知的教义;可我现在却仍感到迷茫、犹疑。

⑤我见到过巴比伦的强盛、埃及的光荣、希腊的威风,但从那些显赫的业绩里,我仍看到了虚弱、渺小和卑微。

⑥我曾与阿因·杜尔的巫师、亚述的祭司和巴勒斯坦的先知们坐在一起,但我至今仍在寻求真理。

⑦我记得降在印度的哲理、格言;能背诵出阿拉伯半岛居民心中的诗篇;也懂得那些体现西方人情感的音乐;但我仍是又瞎又聋,既看不清,也听不见。

⑧我曾受过狼子野心的侵略者的蹂躏;也曾遭到豪强、暴君的奴役、欺凌;然而我仍有力量来同岁月进行斗争。

⑨这一切是我童年时代的所见所闻;我会见到和听到青年时代的事业和功勋;还将随着年迈而臻于完美,最后将皈依于上帝。

​⑩从亘古到现在,我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直到千秋万代。

(选自伍倍子编《中外哲理散文选》)

( 1 )这首散文诗也采用第________人称,首尾________说明人类将永远存在下去,直至千秋万代。译者在翻译时也着意安排了一些韵脚,请用“________”将第③节中的韵脚标出来。

( 2 )第②段中的“如今我却被囚禁于物质的樊笼”与《雨之歌》的哪一句照应?第⑨段中“还将随着年迈而臻于完美,最终将皈依于上帝”又与其哪一句照应?

( 3 )纪伯伦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联系全文,看看作者在《人之歌》中表现出的情感。

( 4 )第⑦段中前面说“我记得降在印度的哲理、格言;能背诵出阿拉伯半岛居民心中的诗篇;也懂得那些体现西方人情感的音乐”;后面又说“但我仍是又瞎又聋,既看不清,也听不见”,这是不是前后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阅读以上材料,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总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伱亏欠我丶一段小时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