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岛第二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在空气里越来越浓。
C: 从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的益处。
D: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在意自己的得失。
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 一些不法分子殚精竭虑制造假币,再想方设法将假币流转到不辨真假的市民手中获取真钞,可谓居心叵测。
C: 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划线 , 笔走龙蛇,却让读者不知所云,难以卒读。
D: 三大战役摧枯拉朽 , 百万雄师过大江,万里神州回荡着胜利的歌声。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我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在他逝世即将十周年之际,写下这篇文章,以示缅怀之情。
C: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D: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叙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迹。
B: 《黄河颂》是光未然写的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体的现代诗。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深情回忆童年的保姆阿长的小说。
D: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列划线词不能换为括号中的词语的项是( )
A: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报效)
B: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犹豫)
C: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的确)
D: 他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嘱咐)
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B: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C: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汉阴”指“汉水(古河名)的南面”,阳指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故“河阳”指“黄河的北面”。
B: 《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地球为了逃离太阳系,设定了一个飞往木星的冒险轨道,差点毁掉地球。这种冒险的原因是为了利用木星给地球加速。(这个句子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C: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其中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个句子应该在“改革先锋”后加“的称号”)
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基(diàn) 起(dié) 对(jiào) 深痛绝(wù)
B: 育(bǔ) 气(fēn) 震(sǒng) 人不倦(huì)
C: 愧(zuò) 商(zhuó) 修(qì) 忍俊不(jīn)
D: 悔(chàn) 吞(shì) 弱(léi) 息凝神(píng)
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 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C: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10、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 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 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 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乱花”的意思是

(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 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 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至4题

A文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文段

道光二十一年,英人将扰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岗三元里。里民愤起,号召各乡义勇,枪械云集,四面邀截。英兵窘迫不能出,死者二百余人,毙其梁帅伯麦。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重围。时,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人数万人。是役也,英人为之丧胆。【来源:21cnj*y.co*m】

初九、初十日,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毙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数千人与夷决战,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无一漏网,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

(选编自《广东军务记》)

【注释】 ① 梁帅:大头子,带兵的高级军官。② 逆夷:指英国侵略军。 ③ 未刻:下午一时到三时

( 1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并杀两尉( 并且 )
B: 比至陈( 比较 )
C: 枪械云集 ( 聚拢 )
D: 是役也( 这 )
( 2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陈胜佐( 代词,代押送的军官 )
B: 祭尉首( 介词,用 )
C: 夺杀尉( 表顺接 )
D: 毙梁帅伯麦( 代词,清军 )
( 3 )选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宁愿是天生的贵种吧)
C: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 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
( 4 )写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围困(英国头领义律赶紧逃跑,又被当地人层层围起来)
B: 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当时互相呼应参加战斗的有三个乡共一百人)
C: 或为坑水冲淹,或因失路饥毙(有的被坑水冲走淹死,有的因迷路而饿死)
D: 柄镶宝石,映日不可逼视(刀柄上镶有宝石,对着太阳不能逼真地看)
( 5 )选出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是利用老百姓都拥护扶苏、项燕,于是就联合扶苏,项燕一并起义,依从老百姓的愿望。
B: A文段叙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C: “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至数万人。”描写了佛山人民团结一致共抗外敌的场景。
D: “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说明了三元里人民有勇有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无线充电技术开创新能源汽车充电新思路

①由清华博士团队领衔,历经十余年创新研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终于在江苏南通发布、达到了国际同行的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

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由地面发射端和车载接收端共同构成,当二者匹配时,就可以实现自动充电,无需插拔线缆,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还可以与智能驾驶功能配合,提供全自动的出行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日趋成熟,当前制约其普及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针对这些制约这项技术发展的因素,江苏南通发布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在业界首次提出了超薄型中置线圈的方案,车载的接收设备薄至8毫米,安装在车辆底盘的中央,这种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化效果。

③如何做到更安全?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时,发射端设备表面会形成较强的高频电磁场,从而加热可能出现在设备表面的金属物体,造成安全隐患。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团队一方面研发了高性能金属异物检测装置,可在强背景磁场内准确检测到发热的金属物体,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执行保护动作,另一方面还深入研究了电磁场中金属物体被加热的特性,通过恰当的电磁场设计,显著降低了金属物体在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温升,从源头上抑制危险的产生。

④使用中如何做到更便捷?进行无线充电的前提条件是地面发射端与车载接收端大致对齐,上一代的无线充电装置,当泊车出现偏差时,会导致性能损失甚至无法充电,所以,传统方案通常允许的最大泊车偏差为10cm甚至更低,这将使无线充电的便利性大打折扣。而此次发布的研发方案将最大泊车偏差提高到了20cm以上,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⑤一项新技术的推广,经济性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为了实现对传输距离和横向偏移的容差,传统无线充电方案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材料,以留出足够的冗余量,这必然导致成本难以降低。而此次发布的这套解决方案,在保持较大位置容差的同时,做到了显著降低材料的冗余量,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能性,最终制造出广大消费者能够接受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从而使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得到迅速普及。

⑥目前,给手机无线充电的功率是15W,而给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的功率是11KW,这样的功率可以实现为动力电池的无线快速充电,所以,这又被称作“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此次发布的新技术、新方案,将推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

⑦现阶段,整个汽车行业出现了新的动向,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已经日趋饱和,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不断上涨,这既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也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不断转变。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最好的选择,没有人会排斥一项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实用技术。

( 1 )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有什么优点?请简要概括。
( 2 )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3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论压力
季羡林
①《参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了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因缘和合,不免唠叨上几句。
②什么叫“压力”?上述文章中说:“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我一向认为,定义这玩意儿,除在自然科学上可能确切外,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上述定义我看也就行了。
③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压力。 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看上去似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而他们却战战兢兢,时时如临大敌,担心边患,担心宫廷政变,担心被毒害被刺杀。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资本家钱太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等。至于吾辈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都是压力,谁能躲得开呢?
④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从大处来看,现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的好处。
⑤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 1 )下面不属于作者说的“压力是好事”的一项是

A: 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等,人们感觉到了压力,然后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是好事。
B: 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而没有这些压力,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所以这些压力也是好事。
C: 作者自己“已至望九之年”, 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还是形成颇大的压力,而这压力往往能使他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所以也是好事。
D: 资本家钱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也是很大压力,于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千方百计赚钱,增加资产,这也是好事。
( 2 )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定义在自然科学上可能是确切的,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
B: 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看似没有压力,实际上压力比任何人都大。
C: 文中第④段通过举例论证了没有压力社会将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的观点。
D: 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的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不可杞人忧天。
( 3 )平常我们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排除压力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经过半年多的相处,你一定认识了许多老师,对他们的习惯、态度、轶事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或许是学识渊博的长者,或许是可以谈心的朋友,或许是絮絮叨叨的“管家”……

请以《 先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可以是老师的性格,可以是老师的特点,也可以是老师的专长……;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想一想你写的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要选择写他的哪些特点。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法,选择最能突出老师特点的材料。可以叙述一件事,也可以围绕人物特点写几件事。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