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语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①天空在草面前是屏息低眉的。②草原上天有多大,草就有多广。③天空像是草原的一件总不合体的蓝绸衣。草在长大在与天空赛跑,天空总是输。绸衣接了又接,还是捉襟见肘。④草愿意风和日丽,天就晴;草愿意雨雪风霜,天就阴;草什么也不愿意,天就只好走开,那是夜里。反正得由着草的性子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草才不把天看在眼里,它们讨好的是牛羊。 A: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天空的渺小,赋予小草人的灵性。B: ②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草的旺盛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草的赞美之情。 C: ③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原的辽阔,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D: ④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无拘无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
2、 |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B: 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天鸽”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将它摔得粉身碎骨。 C: 让情况更加尖锐的是这些势力越来越锐不可当并常常卷入法律制裁之中。 D: 7月30日,当《检阅进行曲》响彻在内蒙古朱日和的上空,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缓解之后,他走出家门,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感到身心舒畅。 B: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 C: 学校开设了网络课堂,同学们认识到充分自觉自律和诚信的重要性。 D: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
4、 | 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曹先生的手已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我们从中可读出曹先生的宽容与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B: “耐心。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狐狸说,“你先离我远一点,对了,就坐在那边的草地上。我会偷偷地看你,你不要说话。言语总是误解的根源。然后,你每天靠近我一点……”(这段文字选自《小王子》,我们从中可读出狐狸对小王子的欲擒故纵,突出狐狸的阴险狡猾。) C: “等一等!快甭乱动弹,等我来接你!”生宝连忙喊叫,丢开他的竹楣捆子,向栓栓跑去。(这段文字选自《创业史》,我们从中可读出梁生宝善良、憨厚、乐于照顾别人的品质。) D: “快走!”齐晓轩愤声说道:“率领队伍,不要管我!”(这段文字选自《红岩》我们从中可读出齐晓轩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 |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 ;梵高的破碎, ;贝多芬的破碎, 。 ①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②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 ③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
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
7、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芜湖(wú) 业已(yǐ) 锐不可当(dāng) B: 荻港(dí) 泄气(xiè) 摧枯拉朽(xiǔ) C: 签订(qiān) 督战(dū) 纷纷溃退(kuì) D: 要塞(sài) 歼灭(qiān) 殷家汇(yīn) |
8、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污秽(huì)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òu) B: 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 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 纠纷(jiū) 累赘(zhuì) 炽热(chì) 深恶痛绝(è) |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丈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 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就像一条皮鞭,它能 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 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 A: 称量 鞭策 激励B: 称量 鞭挞 鼓励 C: 测量 鞭挞 鼓励 D: 测量 鞭策 激励 |
10、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只有”“才”改为“只要”“就”) 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去掉“通过”或“使”) C: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把“提高”改为“抓好”)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把“能否”去掉)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 1 )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2 )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 , 挽起高山大海。 ②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可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入手。)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①。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②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③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注释】①孥:儿女。②掇:留取。③摭:拾取。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 渥既死,兄无子(已经)B: 买田百亩,居其兄(使……居住) C: 无贤愚皆恨失之(痛恨) D: 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才) (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B: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C: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D: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②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
①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②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③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④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⑤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⑥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 1 )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 3 )从选文看,杜小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眷恋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的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闪失。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的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到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颗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颗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颗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扭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这时候,我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 1 )根据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请概括本小说的故事情节。( 2 )赏析下面语句。①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②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 3 )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的作用。( 4 )小说以“眷念那棵老柿树”为题,有什么好处?多彩的世界中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有平淡无奇的小事。平凡的生活中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份尊重的举动也会轻触我们的柔软的心灵,在我们的心田荡起涟漪……请以“驻足在心中的平凡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认真,结构严谨;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