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傥(tì) 淡(àn) 磕绊绊(kē)
B: 腼(diǎn) 忌(huì) 人影憧(chōng)
C: 着(niē) 情(zòng) 然不同(jiǒng)
D: 阔(chuò) 步(duó) 气喘吁(xū)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 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3、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 在广阔无垠的已知宇宙中,这颗行星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数人对此无法想象。
C: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 地质队员的工作艰苦,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 , 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矿藏。
4、

下面加横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 (zhì) 伶(dīng) (shè)缩 苦心孤(yì)
B: (chuò)学 (pán)跚 浩 (hàn) (cù)不及防
C: (xùn)丽 冗(rǒng)长 哽(yàn) 乳(xiù)未干
D: (záo)杂 (fěi)谤 水( wǔ) 如醉如(chī)
5、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 这篇散文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充分揭露了人物的美好情怀。
C: 广场的老年跳舞爱好者个个精神抖擞,舞姿翩跹,难道他们不像花甲之年的老人吗?
D: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 ①杜甫 ②《岳阳楼记》 ③《西游记》 ④鲁迅
B: ①李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聊斋志异》 ④老舍
C: ①李白 ②《岳阳楼记》 ③《聊斋志异》 ④鲁迅
D: ①杜甫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西游记》 ④老舍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 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C: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 , 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 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8、读下面这段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③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订/课/首企盼 自怨自/方兴未
B: 伤/凄 赠/功亏一 谆谆教/韬光养
C: 淆/蛋 重/荷实弹 风尘仆/前后继
D: 户/慰 刻/百争流 殚精虑/竿而起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 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 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 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 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武 陵 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并写下来。
( 2 )词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 3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4 )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词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

( 5 )下列对本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 “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 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吴 士 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注】①张士诚:出身盐贩,曾与朱元璋争天下。朱元璋破平江时被擒,自缢死。②国朝:指明朝。 ③俾:使。 ④戒:告诫。⑤嬴:同“赢”。嬴缩:盈亏,这里指多少。 ⑥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封曹国公。⑦格:抗拒。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谓举世及( ) ②士士诚曰( ) ③士诚以为(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 3 )文中的吴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沉浸在殖民幻象,信口雌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侯晓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3日批驳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涉港言论时说,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希望英方不要再自不量力,粗暴干涉香港事务。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2日,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接受采访时称,《中英联合声明》仍旧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得不到履行将会有严重后果。亨特还表示,英国支持香港居民捍卫英方为其争取来的自由,希望所有国家履行国际义务。香港特区政府不得将抗议中的破坏行为作为镇压的借口。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已经连续两天就亨特先生的涉港言论作出回应,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但是他似乎还沉浸在昔日英国殖民者的幻象当中,还执迷于居高临下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的恶习当中,仍然不知悔改,继续信口雌黄,我今天索性再多说几句。”耿爽说。

他说,第一,关于《中英联合声明》,我要再次强调,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权利和义务都已全部履行完毕。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实行管治。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责任”。英方动不动就以“守护者”自居,这纯粹、完全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

第二,所谓香港居民的自由是英方争取来的,简直是厚颜无耻!我提醒亨特先生,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期间,香港毫无民主可言,港人就连上街游行的权利都没有。恰恰是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切实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第三,7月1日在香港特区发生的暴力冲击立法会事件,是践踏法治、危害社会秩序的严重违法行为。亨特先生罔顾事实,居然称特区政府是在“镇压”,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我要问问亨特先生,如果英国议会被围攻、被闯入、被破坏,英政府会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吗?如像亨特先生说的这就是民主,他是否认为严密把守英国议会的警察应该撤走,让那些常年站在议会对面的示威者进入议会?他是否也认为英国警方处理2011年8月发生在伦敦的骚乱事件是镇压呢?

“最后,我要强调,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决不允许任何外国政府、组织或个人粗暴干预。我们希望英方,特别是亨特先生不要再自不量力,粗暴干涉香港事务,这注定是徒劳的。”耿爽说。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侯晓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3日批驳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涉港言论时说,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希望英方不要再自不量力,粗暴干涉香港事务。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2日,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接受采访时称,《中英联合声明》仍旧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得不到履行将会有严重后果。亨特还表示,英国支持香港居民捍卫英方为其争取来的自由,希望所有国家履行国际义务。香港特区政府不得将抗议中的破坏行为作为镇压的借口。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已经连续两天就亨特先生的涉港言论作出回应,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但是他似乎还沉浸在昔日英国殖民者的幻象当中,还执迷于居高临下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的恶习当中,仍然不知悔改,继续信口雌黄,我今天索性再多说几句。”耿爽说。

他说,第一,关于《中英联合声明》,我要再次强调,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权利和义务都已全部履行完毕。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实行管治。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责任”。英方动不动就以“守护者”自居,这纯粹、完全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

第二,所谓香港居民的自由是英方争取来的,简直是厚颜无耻!我提醒亨特先生,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期间,香港毫无民主可言,港人就连上街游行的权利都没有。恰恰是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切实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第三,7月1日在香港特区发生的暴力冲击立法会事件,是践踏法治、危害社会秩序的严重违法行为。亨特先生罔顾事实,居然称特区政府是在“镇压”,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我要问问亨特先生,如果英国议会被围攻、被闯入、被破坏,英政府会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吗?如像亨特先生说的这就是民主,他是否认为严密把守英国议会的警察应该撤走,让那些常年站在议会对面的示威者进入议会?他是否也认为英国警方处理2011年8月发生在伦敦的骚乱事件是镇压呢?

“最后,我要强调,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决不允许任何外国政府、组织或个人粗暴干预。我们希望英方,特别是亨特先生不要再自不量力,粗暴干涉香港事务,这注定是徒劳的。”耿爽说。

( 1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外交部批英外交大臣涉港言论”是新闻的引标题,是用来介绍背景,引出主题。
B: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亨特先生的涉港言论,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C: 英方常常就以“守护者”自居,这纯粹、完全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
D: 亨特认为英国警方处理2011年8月发生在伦敦的骚乱事件是镇压。
( 2 )请用一句话概括导语的主要内容。
( 3 )电头部分都交代了什么?
( 4 )分析文中画横线内容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ō)、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

( 1 )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 2 )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 3 )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划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 4 )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同ー种执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