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三首诗词的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朝代。 B: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C: 《曹别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备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治国寄予的期望。 |
2、 | 请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云宵 匿笑 静默 烘托 B: 倜傥 决别 酝酿 屋檐 C: 花苞 侍弄 瘫痪 喜出望外 D: 静谧 镶嵌 瞭亮 发髻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厂子是靠大家当年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门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
4、 |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B: 参展企业代表和与会的外宾就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流。 C: 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 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6、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B: 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 , 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 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 , 进入全国35强。 |
8、 | 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②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 ③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 ④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 ⑤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 A: ①⑤②④③B: ③④⑤②① C: ①②⑤③④ D: ③④①②⑤ |
9、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B: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C: 看着人类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孩子那样的笑。 D: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 )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__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 )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卒用其人。 ( 1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阖户________ 尝奏________ 少习________ 循默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②碎裂奏牍掷地。 ( 3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
阅读《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回答问题。
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
①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时匆匆将一本书读完,过些时间回头想想,却几乎什么也没记住,仅仅东鳞西爪地有那么一点肤浅印象。这是什么缘故呢?道理很简单,这是平常在读书时不注意用心思考问题所造成的。
②在日常阅读时注意思考,这是前人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说过:“天才不过是不断地思考。”我国唐代的文学家韩愈说得更明白:“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都强调了成功者对于思考的依赖关系。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读书时就很注意思考问题。他认为,只有善于并认真思考,才能把前人的学问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日常写作时,抱定写“古人之所未及就”。一旦发现自己论著中有前人说过的论点,他就毫不犹豫地删掉。清末学问大家梁启超曾赞扬他说:“凡炎武所著书,可决无一语蹈袭古人。”顾炎武能够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与他在平常的读书中勤于并善于思考问题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曾有不少读书人被人戏称为“迂夫子”,他们虽然读书破万卷,但只会重复别人的东西,并没有真学问。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勤于、善于用脑思考所致。
③所谓思考,指的不仅是把前人的知识装在自己脑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刍怀疑,凡事必问一个“为什么”。新的见解和创造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当然不是指怀疑一切,而是要在怀疑的过程中,区别真理与谬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出必要的思考题,迫使自己开动脑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怀疑并最后推翻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因而奠定了他在物理学方面后来居上的权威地位。伽利略为什么敢于向亚里士多德这个权威挑战呢?除了不迷信以外,就是由于他善于质疑,对人们信奉了1800多年的信条问了一个“为什么”。一个懒于动脑、不善于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因而也就无法发现问题。
④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要让自己在读书时善于思考、善于琢磨才对,如果这样,你也会成为一个天才!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一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
( 1 )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请以“ 这条街 ”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