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使我真正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B: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 这次江西九江地震,据初步统计,至少200多间房屋倒塌,造成结构性损坏。 D: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残酷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________。 ②学问犹如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我们要获得学问的甜果,就要学习和________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 ③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________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A: 热忱 发挥 怀疑 B: 热情 发扬 迟疑 C: 热忱 发扬 迟疑 D: 热情 发挥 怀疑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摧枯拉朽(chuī) 纷纷馈退(kuì) 屏息敛声(píng) 荻港(dí) B: 眼花瞭乱(liáo) 白手起家(jiā) 锲而不舍(qì) 凛冽(lǐng) C: 惊心动魄(pó) 震耳欲聋(zhèn) 如梦初醒(xǐng) 翘首(qiáo) D: 从容不破(pó) 殚精竭虑(dān) 无怨无悔(yuàn) 镌刻(juàn) |
4、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因为,学诗之后:当你开心时,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不是只会说“哈哈哈哈哈哈…”;当你伤心时,可以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是只会说“我的心好痛”;当你看见大漠戈壁时,你可以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只会说“哎呀妈呀,这全是沙子”。因此,学习古诗词, 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难道能丰富和美化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形象地传达出我们的心声吗? B: 学习古诗词有很多好处。/不是可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形象地传达出我们的心声吗? C: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形象地传达出我们的心声。 D: 学习古诗词有很多好处。/可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形象地传达出我们的心声。 |
5、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轻盈 由衷 振耳欲聋 从容不迫 B: 飘浮 潇洒 凌空翔舞 风度优雅 C: 步骤 酷似 沉静自若 慷概大方 D: 瞬间 璧画 疾如流星 如梦初醒 |
6、 |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7、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当前_______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中国_______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______是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上最为强劲的_______。日美欧作为曾经的世界经济三大核心,尽管近期艰难重启,但前景仍旧_______。在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中,中国给了世界响亮而自信的回答:中国梦,升级版中国经济。 A: 错综复杂 不仅……也 引擎 扑朔迷离B: 变化多端 既……又 发动机 眼花缭乱 C: 盘根错节 虽然……却 动力 扑朔迷离 D: 纵横交错 不但……而且 力量 眼花缭乱 |
8、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稽首(qǐ) 家醅(bèi) 油光可签 龙吟凤哕 B: 黝黑(yōu) 荸荠(bí) 囊萤映雪 渗差披拂 C: 干涸(hé) 媲美(bǐ) 不可名状 静影沉壁 D: 招徕(lái) 酷肖(xiào) 与有荣焉 人情练达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和看到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B: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C: 网速能否真正的提升,关键在于网络运营商是否有提高优质服务的意识。 D: 北京时间10月11日大约晚上7点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
10、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鱼龙混杂 , 高者可达3000元,低者仅需19元。 B: “开大奔进故宫”事件持续发酵,“故宫道歉”又引起网友质疑: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宫哪一级工作人员的允许?违规放行者应承担什么责任?故宫管理队伍一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C: “嫦娥四号”选择月球背面登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说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选择。 D: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
阅读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完成小题。 采莲曲(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①,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②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采莲曲(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①“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②浦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 1 )对上面《〈采莲曲〉二首》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其一)第一句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采莲女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B: (其一)第二句正面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 C: (其二)三、四句写一种人花难辨的沉郁孤愁之境,令人情飞思动,回味不尽,余韵无穷。 D: (其二)诗人自始至终不让采莲女们在画面上明显地出现,人与荷叶,人与荷花,浑然一体。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的妙处。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B: 虽画师且不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乃知观物不审者。乃不知有汉。 D: 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3 )本文揭示了一个艺术创作规律,那就是:________。 |
课外阅读
牵牛花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原载《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20日)
( 1 )给③段中的加线字注音:倒________;胜________;称________;垛________。
( 2 )第三段有“老把戏”一词,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老把戏”指什么?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爬树的男孩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谢素军译,有改动)
( 1 )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①拉瓦利用________。
②安德烈利用________。
( 2 )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①【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划线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 3 )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感动、感恩、挫折、伤痛、遗憾、微笑、眼泪、鲜花等),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