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岳麓区莲花镇五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向我们介绍“物候”相关知识的事理说明文。
B: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恐龙灭绝。所说明的问题相同,只是方式不同。
C: 《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
D: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介绍岩石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的科普说明文。
2、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 《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话剧,每一幕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密切联系。
C: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裴多菲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抒情诗是( )
A: 《致意大利》
B: 《先人祭》
C: 《自由与爱情》
D: 《西风颂》
4、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②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④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A: ②③①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①②
6、“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出自( )
A: 奥斯特洛夫斯基《暴风雨所诞生的》
B: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D: 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
7、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中峨冠多髯者 计其长曾不盈寸
B: 能径寸之木 至鸟兽、木石
C: 大苏泛赤壁云 以诱敌
D: 石青糁 径寸
8、请根据下面这首诗和所给选项,补全小说《水游传》的回目:“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其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A: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B: 杨志押送金银担
C: 吴用智取生辰纲
D: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9、《水浒传》中不在马军五虎将之列的是( )。
A: 吴用
B: 关胜
C: 秦明
D: 林冲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可爱者/甚蕃
C: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 苔痕/上阶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遗爱寺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 1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 2 )遗爱寺景色如画,请你把它描绘出来。
( 3 )有人说本诗以动衬静,声色相融。自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权吕蒙曰________

②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即刮目相待_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3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魔季

张晓风

①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②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③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④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⑤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⑥“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⑦“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⑧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⑨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⑩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⑪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⑫“凯凯。”

⑬“嗯?”

⑭“你在干什么?”

⑮“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⑯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⑰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⑱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

( 2 )请为第②节中划线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 3 )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 4 )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

( 5 )第⑥节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带甜味的花裙子

马亚伟

①同伴们都有一条花裙子,那种俏皮的小碎花,五颜六色,散落在白色的底子上,一朵朵盛开着的,是孩子们一份份的满足和欢乐。小伙伴们穿着花裙子,会仰起脸,闭着眼,忘情地转圈圈。

②可是,我还没有。母亲说,等甘蔗卖了钱,就给我买花裙子。

③那个时代,甘蔗是少有的经济作物。父亲要在田里忙,卖甘蔗的任务落到母亲头上。母亲那时应该是二十六七岁吧,话很少,说话声音也很小,很羞涩。

④母亲用小拉车带上几捆甘蔗,把我放在甘蔗中间,上路了。这是母亲第一次去卖东西。路上,母亲的脚步飞快,我在颠簸中察觉出了她的紧张。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躲在人群边上。她没有胆量像别人一样扯开嗓子吆喝一阵。吆喝,是招徕买主的重要方法,可是母亲羞涩得不敢开口。走过来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母亲就紧紧盯着人家。她的眼睛在说,买棵甘蔗吧。她的嗓子,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上了,连很小的声音都发不出。没有人停下来,哪怕只是问一下价钱。母亲眼巴巴瞅着人一个个从我们面前走过。半天过去了,甘蔗一根也没卖掉,我们只好回家。

⑤我以为,母亲从此会偃旗息鼓,与卖甘蔗彻底决裂。可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她捏着我的脸说,快起来啊,卖了甘蔗,要给你买裙子呢!

⑥因为来得早,母亲占了集市最热闹的位置。一会儿工夫,人渐渐多了。突然,母亲喊了一嗓子:“卖甘蔗了!”我吓了一跳,急忙从车子上跳下来。母亲一定也被自己吓了一跳,脸涨得通红。她的声音,细长尖厉得有些失真,这是我听到的母亲最大的声音。我再看母亲时,她额上已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⑦接下来,母亲把一捆甘蔗戳起来。她又开始吆喝,一声,又一声。声音一次次被集市上的喧嚣淹没,又一次次响起来,像一株倔强的甘蔗,在风雨的摇撼中一次次挺立,终于站稳了脚跟。母亲的声音,竟然越来越自然,表情也越来越从容。

⑧想来人的某些心理障碍,就像一堵高耸的纸墙,看似森严,一咬牙,冲破而过,忽的便柳暗花明了。其实,那只是一道自己设置的虚无的障碍。可是这一冲而过的力量,一定是另一种更为有力的精神支撑。母亲的精神力量,是我的花裙子,是农家的日子……很多时候,生活会把人的潜力逼出来,做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许多年过去后,母亲在集市上卖水果蔬菜,已经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还会热情地与人搭讪。

⑨毫无疑问,这次卖甘蔗,母亲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我不知道,那一季甘蔗成熟,我们卖了多少钱。我只知道,母亲卖甘蔗越来越轻松。她说,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买裙子。我的憧憬,便带了甜味。

⑩裙子终于买回来了,虽然那时候天已经不热了,我的喜悦却在升温。我幸福地把脸贴在裙子上,新鲜的棉布的气息,清淡好闻,袅袅飘来。

⑪似乎,裙子上还有甜味。是母亲那些甘蔗的甜味,一缕一缕,细细密密,织成了我的花裙子。裙子穿在身上,我学着同伴的样子,快活地转着圈圈,忘情地舞起来。花裙子迎风而舞,甜味也飘散开来……

(选自《润·文摘》2016年第6期)

( 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在人群边上。

( 2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写了哪些事?

( 3 )文章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4 )过渡自然是记叙文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请结合本文中的例子简要进行分析。

( 5 )本文标题妙在何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丽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

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