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东省怀集县凤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训诫 寥阔 抖擞 禄禄终生
B: 嶙询 梦寐 缀连 具体而微
C: 硕果 嘹亮 清冽 小心翼翼
D: 辍泣 朗润 发髻 可望不可即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先生被阮明告发,携全家逃到上海避难,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子遇上逮捕曹先生却扑空的侦探,被敲诈走辛苦攒的30来块钱。
B: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个地方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个轮子的木架。
C: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形象,108将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嫉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吴用、足智多谋的李逵等。
D: “有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在最前面飞快地走着,他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衣服,胡子是赤金色的,长着一个鸟嘴鼻子和一对绿莹莹的小眼睛。”这句话描写的是阿廖沙的外祖父。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如果把每一户人家放进一个独门独户篱笆围绕的屋子里去,四十四户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村子了,人们每天进出村庄,路过彼此的桑麻柴门,一定少不了驻足的寒喧和关切。
B: 当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的艾弗森成为选秀状元时,很多人都质疑他的能力,但进入76人队后,他用自己的技巧和速度搏得了众人的喝彩。
C: 烟霞似锦,雨丝如绸,在这古城中流淌的已不再是雨水,而是一种执念。走过长安千年,嘘叹沧桑流年,却仍在这凡尘中寻找着一曲死生契阔。
D: 一阵秋雨后,金桂芬芳馥郁,我凑近细小嫩黄的花瓣,贪婪地嗅着。突然鼻翼一痒,不禁打了个寒噤,桂树上的无名鸟便立即张惶失措地逃离了。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堕落 斑谰 翻来覆去 怡然自得
B: 山巅 臆测 粗制滥造 断章取义
C: 吞噬 伫立 相辅相乘 妇孺皆知
D: 驱除 葱笼 来势汹汹 大庭广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 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6、

下列各项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我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我无时无刻不在幻想。改句:我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每时每刻都在幻想。
B: 原名:这只藏羚羊还没有听到火车远远的鸣笛声,就惊恐不定。改名:这只藏羚羊只有远远地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才惊恐不定。
C: 原句:她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我爸去哪了?”改句:她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她爸去哪了。
D: 原句:过桥的时候,我差点摔下去了。改句:过桥的时候,我差点没摔下去。
7、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

A: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
C: 林海音是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她的小说《城南旧事》。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还有一部散文集名为《朝花夕拾》。
8、

下列各句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今年4月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 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身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 ,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 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襟怀。
9、填入下面对联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向四周看了一下,见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悠闲垂钓,马上对出了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 。”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A: 摇
B: 悬
C: 下
D: 挂
10、战国思想家荀子是________学派的集大成者。(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名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 1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 2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 ②无案牍之
妻子不觌 ④未不与书俱

(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 3 )阅读[甲]文填空: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 ;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 和________ 都称得上是 “芝兰之室”。

( 4 )用原文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 ”来表达。

(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地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而校长,只瞥一眼我劣迹斑斑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地有些紧张。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甲】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地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听着,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乙】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住了脚,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⑪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 1 )给本文加恰当的标题。
( 2 )父亲带“我”去向校长求情的这一情节写得特别详细,其作用是什么?
( 3 )结合文章中的情节,试分析父亲的形象。
( 4 )如何理解“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的含义?
( 5 )赏析文中第④⑥段的画线句子【甲】【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 1 )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筹借学费→________→外出打工

( 2 )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 4 )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在写作文。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班名。⑤字体工整,卷面整洁。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凭猥琐沸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