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泛指文章辞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骚人”指诗人。 B: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C: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 D: 《范文正公集》是范仲淹的文集,范仲淹,字希文,文正是他的号。《刘梦得文集》是刘禹锡的文集,刘禹锡,字梦得,他的作品有《陋室铭》。 |
2、 | 好的创作手法,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常常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下面诗句中,没有运用“陌生化”手法的是( ) A: 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B: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
3、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坦荡如砥 抑扬顿挫 恹恹欲睡 匿名 B: 因地治宜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嶙峋 C: 磨肩接踵 名符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 锲而不舍 无动于衷 巧妙绝轮 古朴 |
4、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至今仍深深记得恩师说过的一句话:“努力是任何成功者的不二法门。”B: 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C: 正因为他具有自以为是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每个公务员都应该恪尽职守 , 不能徇私枉法。 |
5、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骛(wù) 汲取(xī) 藻饰(zǎo) 狡黠(xiá) B: 抽噎(yē) 灵柩(jiù) 诘难(jié) 亵渎(dǔ) C: 骈进(bián) 睿智(ruì) 诓骗(kuāng) 煞白(shà) D: 慨叹(kǎi) 恣睢(zì) 拮据(jié) 嗤笑(chī)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B: 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 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
7、 | 下面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
8、 |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戴宗替宋江把信送到梁山,因此蔡九下令将二人斩首,最终梁山好汉劫法场二人被救。B: 保尔在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C: 《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 《曹刿论战》《隆中对》《三峡》《狼》分别选自《战国策》《三国志》《水经注》《聊斋志异》。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B: 艺术家们准备了亲自选定并签名的读本,捐赠给边远山区的孩子。 C: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 D: 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战不殆(dài) 栩栩如生(xǔ) 辗转反侧(zhǎn) 叱咤风云(zhà) B: 讳疾忌医(huì) 前仆后继(pū) 拈轻怕重(zhān) 相形见绌(chù) C: 怒不可遏(è) 有条不紊(wěn) 义愤填膺(yīng) 苦心孤诣(yì) D: 戛然而止(gá) 影影绰绰(chuò) 踉踉跄跄(qiàng) 惴惴不安(zhuì) |
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庭实:此处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 ③贞以立志________ ④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 3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
深坑酒店
①2018年11月,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上海余山世茂洲际酒店横空出世,这是全球第一个建在80米深的废石坑里的酒店,人们也称之“深坑酒店”。
②深坑酒店项目面一座五星级酒店及相关附属建筑组成,占地1053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058.6平方米。酒店结合采石坑的特点,主体依靠岩壁以最大面展开,最大限度利用周边的景观资源。酒店高度约70米,共19层,坑外为3层,坑内16层,其中有2层在水下。共有客房336间,所有客房均设有观景露台,可近距离观赏峭壁瀑布绝景,颇具特色的水下情景客房位于建筑的负19层,采用先进的水族馆设计技术,客人置身其中,有处于海洋中的新奇感。酒店还引入了蹦极中心、景观餐厅、水上SPA、室内游冰池等适合崖壁和水上活动等娱乐服务。除蹦极中心和景观餐厅位于地面层外,其余项目均临水设置。酒店建筑“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③如何让这座负建筑从抗里___ __出来,核心团队12年以来从未停止过思考。
④深坑酒店的建设首先面临一个其它工程没有的问题:物资和人员如何进入深坑施工现场。在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矿坑内,只有一条栈道连接坑顶和坑底,这条唯一的通道呈“之”字形,仅供两人并排行走。然而,工程总共要将13万吨混凝土、3700吨钢筋、6900吨钢构件、6000平方米模板和总计10000米的钢管运送到施工现场,这还不算打椎机、挖掘机等大件的施工机械。工程部最后确定的方案是:将一台塔吊的大手臂拆掉,将升降机固定在塔吊的标准节上。用塔吊标准节作为施工升降机的附着结构,将两台四轮移动式施工升降机附着于塔吊标准节的两侧,这祥就很好地解决了向下运送物资的升降机的问题。这一方案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它被命名为异形新面施工升降机,已经申请为专利。
⑤深坑酒店的主体建筑依崖壁建造,整体是一个向内凹的孤形,因此它使用的钢结构构件全是弯的,施工变形大,定位也困难。为此,工程师们 ;然后, ;最后 。
⑥工程师们戏称深坑酒店真是个“坑”,不断挑战着核心团队的创造力。从解决高峰期300个工人的上下坑,到没有先例借鉴的玻璃瀑布幕墙安装,再到逆向的雨污排水与反向送气,工程克服了64项技术难题,其中完成专利41项,已授权30项。深坑酒店,这一反向天空发展,向地表以下开拓建筑空间的奇特工程,从构思到施工,都是奇思妙想的产物。
( 1 )第⑥段划线字“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如何让这座负建筑从坑里________出来
A造 B长
( 3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①配合以精准的全站仪定位控制,将这些“七扭八歪”的构件调教得服服帖帖
②经过了大量的模拟计算分析,精确地控制了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量
③将施工划分成了十个流水段,通过巧妙地控制安装和浇筑顺序,利用重心找平衡
A: ③②①①________
②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A.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很多,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
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