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C: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D: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春》和《背影》是他的叙事散文代表作品。 |
2、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 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全聋的情况下创作出不朽之作“欢乐颂”。 C: 我真的不知道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D: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
3、 | 将①~⑤句组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 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 ④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⑤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 A: ①②④③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②⑤④① |
4、 |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妹怂恿二妹向舅舅要一只小猫”中的“怂恿”与“鼓动”,严格来说是近义词。 B: “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与“迷惘”“恍惚”都是同义词。 C: “他犹豫地拿起这个又放下,再看看那个”中的“犹豫”与“果断”是反义词。 D: “一个高尚的人”中的“高尚”与“低级趣味”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成为反义词。 |
5、 |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D: 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 学而时习之 |
6、 | 下面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B: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宗璞。 C: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籍,是儒家的经典。 D: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
7、 | 下列句子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伟壮丽”“敬畏生命”“保卫祖国”“包饺子” 都是动宾短语。B: 芦芽山的风光美如画。 句子主语是“芦芽山”。 C: 微微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在山腰上”是谓语。 D: 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主干是:设计合乎原理。 |
8、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9、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
10、 | 生活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券)。 B: 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组织到一批特色糖果。 C: 本公词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D: 前车于后车必需保持安全距离。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 |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3 )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句话是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知 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作文:
请以《冬日暖阳》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