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 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
2、 | 下面加线词语的解释的一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 却一声儿不响。匿笑:害羞地笑。 过故人庄。过:造访。B: 在这尴尬的处境中。尴尬:处境艰难,不好处理。 水何澹澹。何:为何。 C: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已: 已经。 俄而雪骤。俄而:一会。 D: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凭借。 次北固山下。次:停留。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惊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B: 瓦砾(lè)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 颠沛(pèi)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āi )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
4、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D: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
5、 | 对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B: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格列佛游记》) C: 选自《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朝花夕拾》)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立志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的上等车夫,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骆驼祥子》) |
6、 | 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蜷伏 惩罚(chéng) 狭隘(ài) 神采奕奕 B: 纯粹 徇职(xùn) 坍塌(dān) 惊慌失措 C: 安详 贮立(zhù) 蓦然(mù) 漠不关心 D: 热忱 栅栏(zhà) 温驯(mù) 篷勃气概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回想小学六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明白做人的许多道理。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B: 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 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 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
9、 |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三国演义》)B: 武松——夜走蜈蚣岭(《水浒传》) C: 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红楼梦》) D: 孙悟空——改钦法国为灭法国(《西游记》) |
10、 | 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俨然(yǎn)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间隔(jiànɡé) B: 轩敞(xuān) 箬篷(ruò) 篆章(zhuàn) 食马者(sì) C: 窈窕(yǎotiǎo) 好逑(qiú) 参差(cēncī) 溯迴(shù) D: 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俶尔(chù) |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林逋《小隐自题》) 【乙】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选自《宋史·林道传》) 【丙】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道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选自《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 ( 1 )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吾 方 晦 迹 林 壑 且 不 欲 以 诗 名 一 时 况 后 世 乎! ( 2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①【孤】少孤________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________ ②【趋】弗趋荣利________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③【善】逋善行书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________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不录以示后世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B: 其词澄浃峭特 其真无马邪(《马说》) C: 盘旋久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D: 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 4 )【甲】诗中林通说自己“清深趣有余”,【乙】【丙】两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他的这种“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5 )【乙】文中说“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你认为【甲】文中的“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这句诗“奇”在何处?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说说。 ( 6 )明代沈周评价林逋的诗文是“宛然风节溢其间”,从相关选文中你读出了他具有怎样的“风节”?请简要分析。 |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 1 )请概括选文的论点。( 2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是什么?( 3 )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一千张糖纸
铁凝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
②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喔,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时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净。”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⑦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的突然加重吧。
⑧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⑨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⑩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 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自拟题目,主题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特色明显,有较强的感染力,不少于600字。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