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祈祷(dǎo) 恻隐(cè) 倒坍(tā) 龙吟凤哕(huì) B: 嗔怪(chēn) 涟漪(qǐ) 遒劲(qiú) 忍俊不禁(jīn) C: 阔绰(chuò) 伶仃(líng) 逶迤(yí) 鳞次栉比(jié) D: 真谛(dì) 炽热(chì) 酝酿(niàng) 惟妙惟肖(xiào)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B: 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不良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障碍重重。 C: 打造中国品牌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企业销售利润的报表上,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工匠精神。 D: 在古代,马匹的数量之多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
4、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 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 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 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
5、 |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的选段,回答问题。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划线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意思都是“受窘的样子”。B: 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 C: 作者写“我”(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D: “我”(若瑟夫)是选文中的线索人物,选文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我”又是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孩子。“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
6、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 生命科学研究。 C: 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军。 |
7、 | 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意明。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C: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理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 D: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
9、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 “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意识,育才中学举行了《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C: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
10、 | 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 1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紧扣“秋望”,诗中之景物皆“望”中所见,透着凄清的秋意。 B: 首联中作者看到汉朝宫墙外是黄河水环绕,有世事沧桑的伤感。 C: 颔联中再现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D: 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 ( 2 )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宇。元祜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有乞书者 ________ ②不择精粗 ________ ③书遍乃已 ________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②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 4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
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
②聪明的猩猩因贪恋美酒而丧失了自制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③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凡事不冲动,遇事能冷静,真正做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龢所说 “每临大事有静气”,为大局考虑,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而最终,他以宽广的胸怀赢得“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也同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⑤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不良言行,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人生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⑥《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欲成大业,须有更强的自制力,愿与诸君共勉。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 3 )根据语境,请在第④段划线处补写一句话。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
③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有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嘟的耳垂让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脸颊的发梢,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
④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纵深的小巷是我们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槐荫披拂处,是一个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径,重重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们的脚步晃啊晃。
⑤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水泥柱子上挂着“市政府招待所”的木牌。院子里是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儿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⑥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⑦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⑧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目光,我把头伸向陵园一角的水龙头。我把水开到最大,长发在水中倾泻。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蓦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⑨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过长沙,长沙的合欢看见过一个十九岁的白衣少女仰面躺在火车站广场的草坪上,合欢就在她的头顶,默默看她。
⑩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⑪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⑫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 1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作者对合欢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________→失望→________→ ________
( 2 )概括“我”第一次所见合欢树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重叠叠。
( 4 )第(6)段和第(11)段用了相同的笔墨写母亲的头发与脸颊,有什么作用?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执着,亦或是挫败?是校内的阅读、思考,还是野外的远足、探险?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______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