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余五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李刚是出了名的大嗓门,说起话来一言九鼎 , 连隔壁班的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B: 今年春天,北半球气温普遍偏低,虽已入春,但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C: 小明慢慢走进黑黢黢的房间,摸索着打开吊灯,整个房间一下子就蓬荜生辉了。
D: 年前,扬州籍歌手黄侃要上“2013春晚”的消息不胫而走 , 大家都期待她的精彩表演。
2、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汽车本身的状况是否良好,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 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 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只采用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D: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活色生香起来。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


A: 废弃 细致 新鲜
B: 荒废 精致 新鲜
C: 荒废 精致 鲜活
D: 废弃 细致 鲜活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
A: 山西
B: 陕西
C: 山东
D: 江西
5、

下面这段话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地实践,持之以恒
B: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地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C: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D: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活灵活现。
6、屈原是战国末期_______人。( )
A: 齐国
B: 魏国
C: 楚国
D: 赵国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8、

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__________,不由自主地__________,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__________……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__________,而倾听,是让人__________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 ⑤①④②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⑤④①③
9、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部专门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全国中小学都强化了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把“避免”或者“不再”去掉一个)
B: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把“发扬”改为“发展”)
C: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把“广泛开展”调至“我市”后面)
D: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在“以及”后面加上“抒发了”)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 他们俩虽然是双胞胎,但为人性格大相径庭
D: 一想到就要放寒假而且可以见到亲爱的外婆,小芳忍俊不禁地笑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 1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光彩正艳、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手法。
( 2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齐襄公之弟,公子小自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

( 1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
B: 任政
C: 每假借藏书之家
D: 公与之乘,战长勺
( 2 )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公子纠死,管仲焉________

②尝与鲍叔________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_______

④子孙世于齐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 4 )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这一形象:________。
( 5 )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鲍叔牙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自信的人是最能悦纳自己的人

①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历来倡导做人要谦虚和低调,但求成功,不事张扬。有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典故,尧认为自己治理国家不行,要把王位让于有德行的许由。许由说,你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却让我来做现成的天子,我不干。两人推来让去,便展现了古代君子的高风亮节。不仅如此,许由还以此为耻,跑到登封箕山小溪里将耳朵洗了又洗……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到这里谦虚得实在有些肉麻了。

②谦虚固然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利进步,但过分谦虚反而显得不自信,甚至会束缚一个人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自信则恰恰相反,“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它能让人化缺点为优点,自信可以让懦弱的人变得勇敢:自信可以让犹豫的人变得果断;自信可以让迟钝的人变得机敏。但凡富有宏大志向、怀揣远大抱负而做出卓越成就的人,大多是很自信的。纵观古今中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信可以促使人成功。

③大诗人屈原的自信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仙李白的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文韬武略的汉武帝胸怀大志,自信十足,不愧为一代政治家、战略家,开创了汉武盛世。

⑤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便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自信。于喧闹的集市中读书,显示了他对自控力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显示了他对人生的自信。

⑥贝多芬是狂傲的自信,他不但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还说过“即使在陌生人面前,我也没有必要像普通人那样保持一种虚假的谦虚态度”。

⑦有自信的人往往勇气更足,而谦谦君子则显得欠缺那么一点勇气。如果两者是竞争对手,战局对谦和的一方是不利的。我国女乒选手邓亚萍和乔红,两人技术水准和攻防能力在伯仲之间,但每每两人对决,乔红常常在邓亚萍咄咄逼人的气势下无奈败北,此所谓两军相遇勇者胜吧。

⑧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雷利说:“在获得成功之前,每个人都有自信的权力。”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悦纳”。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即所谓能否“悦纳自己”。自信的人是最能悦纳自己的人。自卑和嫉妒心理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你不够肯定自己,不够喜欢自己,不敢挑战自己,不敢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要想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不自惭,不气馁,心气高一点,悦纳自我,不妨来点自信。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⑧段中的“悦纳自己”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 3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横线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文韬武略的汉武帝胸怀大志,自信十足,不愧为一代政治家、战略家,开创了汉武盛世。________

②有自信的人往往勇气更足,而谦谦君子则显得欠缺那么一点勇气。________

③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雷利说:“在获得成功之前,每个人都有自信的权力。”________

( 4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的意思,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证明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声音

①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②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③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④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⑤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垃圾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⑦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⑧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⑨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⑩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⑪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肢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⑫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⑬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⑭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⑮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⑯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⑰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⑱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⑲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⑳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 1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补充下面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安静极了→________→百感交集

( 2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词或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②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 3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意?
( 4 )结合内容,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中学生,当身处顺境时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题目写作
“中国梦”成为国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成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愿景。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梦想,就有前进的方向;有梦想,就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请以“追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虚人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