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温州平阳县浙鳌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 比喻 反复 对偶
B: 拟人 对偶 排比
C: 比喻 对偶 排比
D: 拟人 反复 排比
2、下面这段邀请词中的画线部分,不是谦辞的一项是( )

值此新春佳节,愚兄特在寒舍略备薄酒,诚邀贤弟把酒畅聊,共叙情谊。明晚六时,恭候光临。

A: 愚兄
B: 寒舍
C: 薄酒
D: 贤弟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túi) 取(jué) 奄奄一息(yān)
B: 立(chù) 干(biě) 持之以(hén)
C: 窕(yǎo)蓬(hāo) 睡眼惺(sōng)
D: 鸿(hào) 慰(jí) 法家士(fú)
4、下列划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退(guì) 水(yǎo) 沉(dìān) 惊(hài)
B: 首(qiáo) 然(qiǎo) 寒(jìn) (dān)精竭虑
C: 默(qì) (sèn)透 (jiān)灭 (wéi)杆
D: 防(dī) 击炮(pò) 由(zhōng) 锐不可(dāng)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6、

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 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 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 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 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 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8、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
9、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皮(bō) 阔(chuò) 下(huí) 外妖娆(fēn)
B: 取(jí) 桑(zǐ) 偻(gōu) 引高歌(háng)
C: 言(zhēn) 测(yì) 鞭(chì) 忍俊不(jìn)
D: 怨(mán) 隐(cè) 嵘(zhēng) 而不舍(qì)
10、下面文字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告别天真漫的小学时代,开启了充满希望、充满诗意的初中生活。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窗外的阵阵桂花香应着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正在酝着一个个彩虹似的梦。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之香,我们将穿越金秋高的天空,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A: làng hè niàng mǎo
B: làn hè niàng miǎo
C: làn hé niàng miǎo
D: làn hé liàng mǎ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 2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赒zhōu:救济,接济;‚粜:tiào卖出粮食。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必以处士为(榜样)
B: 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遗憾)
C: 以牛自(返回)
D: 厚遗以之(送走)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以一布衣终家每假借藏书之家
B: 能使人如此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C: 处士父疾废于家域民不封疆之界
D: 当连公行丧人谋而不忠乎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 4 )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无知的乐趣》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好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山毛榉和榆树之间有什么区别,不知道乌鸦和画眉的啼鸣有什么不同。也弄不清楚苍头燕雀是否会唱歌,说不出布谷鸟是什么颜色。然而,这种无知并不完全是可悲的。从这种无知我们可以得到有所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经常的。说博物学家在观察鸟类生活中并无乐趣将是荒谬的,他的乐趣是稳定的,几乎是一种理智的、缓慢沉重的消遣。
但我的无知并不局限于布谷鸟。它涉及所有上帝创造出来的东西,从太阳和月亮一直到花卉的名字。我曾经有一次听到一位聪明的太太问,新月是否总是在相同的星期几出现。她补充说也许最好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上的哪个地方能够看见新月,那么它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对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动时间表的人们,新月也总是出乎意料地来到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一年四季的职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要在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里,去找报春花,而在发现一株早开的报春花时就不那么高兴。我们也知道苹果树是在结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结果子之后开花的,但当五月份我们到一家果园去度假日时,这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惊讶。
蒙田告诉我们说,他的记忆力非常糟糕,糟到每次读一本旧书就好像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有些时候,这样一种记忆力是一种苦恼。但坏的记忆力值得提一提的地方也并不见得比好的记忆力少。一个记忆力坏的人可以一辈子继续不断地阅读《天方夜谭》。
我带着新的惊讶了解到唱歌的布谷鸟是雄的而不是雌的。是的,我们不时地唤起自己并思考。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归根结蒂,是提问题的乐趣。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的人或已经用这种乐趣去换取教条的乐趣(这就是回答问题的乐趣)的人,已经在开始僵化。人们羡慕像乔伊特那样爱一问到底的人,他在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到达他这个年龄以前很久就已经失去了无知感。我们甚至对我们像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并把不断增长的年龄本身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选自《玫瑰树》, 作者:罗伯特·林德,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 2 )简要分析第②节中那位聪明的太太与作者双方观点的不同之处。

( 3 )作者在阐述过程中列举了蒙田、乔伊特、苏格拉底等名人的事例,请你围绕文章观点,列举1~2个(句)中国名人的事例或名言,写几句阐述性的话。

( 4 )罗伯特•林德是英国散文家,其作品立意奇特且发人深思,语言富有情趣和感染力。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任选一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由此,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长多高。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有人从纯物理角度来判断,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毫升(立方厘米),人的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所以上限是7米。

④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同样是按照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之比衡量,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将按平方数增加,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人的身高要达到7米,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将变得笨拙。这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不是人所想要的理想高度。而且,当人的身高如此发展时,人类也会千方百计来阻止这样的进化。

⑤另外,人的身高与遗传基因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同时,环境因素也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

⑥其实,人类的身高还是以矮小为好。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容易长寿。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

⑦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 1 )本文提到的两种假说分别是什么?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 2 )身高与寿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并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 3 )第②段末尾的“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第⑥段划线文字运用举例子、________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

(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2014年的统计可知,目前为止世界上身高最高的人是一个荷兰人。
B: 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按立方数增加,维持心血管功能难度大。
C: 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这一点可以说明个子矮比较长寿。
D: 研究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基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
四、写作(分值:60分)

最美的脸
要求:①写成一篇记叙文;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很舍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