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间浮光掠影 , 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B: 后花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 , 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 C: 继携程亲子园被暴虐童事件后,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次被爆出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
3、 | 选出对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越明年 , 贫者自南海还(到了第二年) B: 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C: 屠暴起(凶暴) D: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
4、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③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⑤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 ④②①⑤③ B: ⑤④②①③ 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⑤④②①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华为Mate 8将于12月9日上市,要购买的用户需提前预约,如果你没能预约上,那将无法购买,而预约时间将在12月8日截止。B: 日本防卫省官员强调,日本引进 “萨德”系统这一新装备,不只是对日本防卫能力打一剂“强心针”,同时也起到有效地遏制中国“走出去”的作用。 C: 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D: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
6、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郦道元——北魏B: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 C: 《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 D: 《藤野先生》——鲁迅——小说 |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B: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C: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
8、 |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________________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A: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 B: 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 C: 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D: 她外表柔媚,内心婉约,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有别样之情怀,深得哈尔滨人的喜爱。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B: 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C: 阅读经典作品,将极大地拓展中学生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 “蓝鲸一号”在海底试采可燃冰,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 |
10、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山中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B: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扛”,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C: 诗的后两句,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D: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诗人虚写景物,是他心中的想象。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上的街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③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④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1 )诗中哪些部分是实写?哪些部分是想像?两者有什么关系( 2 )诗中反复出现“定然”有什么作用? |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不绝口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安抚。 ⑤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⑥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⑦师:学习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2 )甲乙两文划线处陈元方的两次回答分别妙在何处?( 3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从中你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车,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扣爸爸月工資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笨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钢笨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立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黎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侠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此课”。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杷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请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逢合搞钢琴专业!”
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躲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休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情节 |
“我”的心理 |
4岁半 |
①________ |
怯弱 |
学琴的十年 |
往返银川学琴 |
②________ |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
③________ |
如释重负 |
多年后 |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
④________ |
①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在行进的路上。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 【链接妨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北做不好,打!不练琴,打!…… 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拽爸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②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③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第①段: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
【片段仿写】请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围绕“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个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