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邵阳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信是坚实的精神堡垒 , 不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让我坚强勇敢,永不退缩。
B: 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 , 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 《见字如面》节目,皆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寻章摘句展现人间不同故事。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C: 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3、学习生活,常会碰到容易读错音的字,请你找出读音有误的一组( )
A: 丰(yú) 琐(wěi) 鸣(háo) 咄逼人(duō)
B: 热(zhì) 黑(yòu) 狡(xiá) 惟妙惟(xiào)
C: 旋(wò) 望(liào) 水(zhàn) 不容发(jiān)
D: 养(huàn) 拜(yè) 愧(nǎn) 骂骂咧(liē)
4、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下列哪一组人物不符合这一观点?( )
A: 刘四爷与虎妞(《骆驼祥子》)
B: 鲁编修与鲁小姐(《儒林外史》)
C: 里德太太与约翰·里德(《简·爱》)
D: 班纳特太太与大女儿简(《傲慢与偏见》)
5、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C: 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D: 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6、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校对面的三、四十米处有一间小书店。(删去句中的顿号)
B: 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C: 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最大的特点: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广告投诉增长。(把第二个冒号改为句号)
D: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将树干或竹子并排扎成扁平状即可。 (把第二个逗号改为破折号)
7、

和“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走亲戚
B: 奔走相告
C: 走投无路
D: 走味儿
8、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匀(chèn) 干(gù) 吹毛求(cī)
B: 归(shěng) 熟(xián) 义愤填(yīng)
C: 立(zhù) 念(juàn) 相得益(zhāng)
D: 阴(mái) 拮(jū) 忍俊不(jìn)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磐石 狂澜 相得益彰 见风使舵
B: 咫尺 慰籍 锋芒必露 如坐针毡
C: 镂空 轩昂 莫衷一是 与日具增
D: 潺弱 招徕 面面相觑 左右逢圆
10、下面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chà) 干(hé) 分(qí) 一时(shà)
B: 确(zuó) 轻(jié) 悴(qiáo) 为一谈(hùn)
C: 停(zhì) 向(qīng) 告(dǎo) 丝马迹(zhū)
D: 须(yú) 手(tú) 轮(fān) 雀无声(y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 1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一、二两句的画面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心之 ________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⑶ 以其境过 ________          ⑷ 乃记之而去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 
⑵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 

( 3 )第2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________ 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________ 特点。

( 4 )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

邓刚


①听说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我先是惊讶万分,紧接着是惊喜万分。你也许以为我是神经错乱,思维不正常,怎么会喜欢狼?其实我知道狼是相当凶残的野兽,全世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狼外婆的恐怖故事,并且把狼描写成阴险、狡诈、狠毒的妖怪。


②然而,我还是为发现狼而继续惊喜万分。


③一个日趋现代化的地方,高楼拔地而起,街市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个奇迹。


④小区的周围确实发生了变化。似乎就这几年间,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闲暇时散步,有些地方树林密不透风,人走不进去,偶尔还能看见野鸡、兔子这类的小动物。有阅历的老人说,藏得住小动物的树林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养得住大动物。也就是说,有了数量充足的小动物,才能供养大动物。这样看来,在一个喧嚣的小区周围发现狼,应该是一种骄傲,是大自然与人类亲近的最生动的标志。


⑤狼曾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就像我记忆中的燕子。这一刻,关于燕子的记忆汹涌而来。


⑥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常常唱起这样一支歌:“燕子在蓝色的天空飞翔,寻找自己从前的家乡。它朝着四处张望,为什么这里变了样?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山冈,如今变成高大的厂房,马达声日夜欢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⑦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疲。那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老渔人舍不得捉一条正在产卵的大鱼。他最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对企盼他有所收获的老婆子说:它正在下总呢!这么简单的小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评价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觉醒


⑧我无地自容。


⑨记忆中的燕子再次扑飞到眼前……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生命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状态,借助一切工具,借助电脑和网络,疏远了、隔绝了一切与生命真相相关的细节,那么,人类最终会成为什么?


⑩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到居住的小区。出租车司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在小区尽头的山脚下曾看见三只狼。长长的尾巴拖地,绿绿的眼睛疹人。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司机大吃一惊,愣愣地盯着我,大概以为我脑子有病。


⑪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水草丰美的田园,在人们的保护下,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鹿,由于没有天敌的侵扰,这群鹿日渐肥胖、贪吃,草地被啃光,田园变成荒漠,只有鹿群在斑秃的草地上蠕动。人们设想用炸弹,用毒药,最终都一一否定。最后,生物学家引进了狼。凶恶的狼仿佛落进了肉锅里,它们先吃跑不动的肥鹿,这使得鹿群精简机构一般精干起来,数量剧减,个个拼力奔跑,精神抖擞,荒芜的田园也渐渐恢复原来的貌美。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


⑫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瞥了我一眼,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看,地球还挺危险的。”


⑬我松了一口气,回答说:“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你看看周围茂密的树林。再说,你不是看见狼了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 1 )阅读选文第③~⑬段,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选文中的“我”以亲身经历讲述对生态规律认识的过程。在“我”眼中,________是生态变的“奇迹”;________是生态观念的“无知”;________是生态意识的“觉醒”;________是“我”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所做的事情。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 3 )选文第⑥段插入我们小学时“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这段回忆,有何用意?
( 4 )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

( 5 )选文第⑫段中司机认为“地球还挺危险的”,而第⑬段中的“我”却认为“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为什么?
( 6 )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说明文阅读

打印出个世界

①3D打印,也叫三维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也称“叠层制造”工艺,最早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在一个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然后通过逐层打印,把材料堆积成三维物体。

②基于这样的工作原理,3D打印技术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并不快,且成本昂贵,但此技术从零开始堆积材料,不受传统加工手段制约,可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的产品。比如说你要在零件里面打印一些复杂却十分精确的孔,或者要做一个中空的牙齿模型,这时用3D打印工艺就比传统加工工艺快捷省事。最重要的是,3D打印技术让零件的制造不再拘泥于工艺,而取决于想法,越是稀奇古怪,越是传统加工工艺无法加工的零件,就越是3D打印技术的用武之地。比如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出现的奥迪RDQ,其超现实的水滴形车身就是由德国库卡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

③由于3D打印技术自身的特点,其成熟的应用多出现在医学、教育领域,用于制造那些传统工艺无法精确完成,却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单个零件。比如制造出用于移植手术的人造骨髓;还可以制作器官模型,供医生个人练习,为手术做准备。

④3D打印技术还在整形界享有一定的声誉。2005年,一位猛禽保育专家和一位牙医,用了18个月的时间,用3D打印技术为一只被子弹击碎了半个喙的白头海雕制造了一个“义喙”(注:假嘴)。在义喙安装手术后,这只幸运的鸟儿就摆脱了进食管,可以自主进食、饮水、梳理羽毛了。

⑤现在,3D打印技术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最近已经有人在用3D打印技术制作精致的玩具了,比如用光敏树脂制造的小熊U盘,还有人打印出了可以食用的 巧克力。如果你是一位DIY达人,等你闲来无事,甚至可以打印个自己来玩玩。

⑥在未来,随着 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3D打印技术的适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 1 )下列对“3D打印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3D打印技术,就是三维打印,也称“叠层制造”工艺,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B: 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逐层打印,以堆积成三维物体。
C: 3D打印技术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在成熟地运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农业等领域。
D: 3D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制作出几乎任意形状、传统加工工艺无法精确完成的产品。
(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德国库卡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电影《我机器人》中出现水滴形奥迪RDQ车身。
B: 3D打印技术,以制作器官模型,供医生个人练习,为手术做准备。
C: 3D打印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最近已经有人用它打印出可以食用的巧克力。
D: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3D打印技术必将运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 3 )下列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的知识。
B: 第②段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3D打印技术在某些特殊产品的制作上,比传统工艺更具有优势。
C: 第④段举猛禽保育专家和牙医用3D打印技术制作“义喙”的例子,具体说明3D打印技页可用于整形界。
D: 第⑤段中,“正逐渐”、“最近”等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照下面情境要求,写一篇作文。

时间:2013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天气:雨纷纷。

人物:我;家人;行人。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言片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