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尖草坪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qiè) 幸(rǎo) 哭哭啼(tí) 惟连声(wéi)
B: 盘(chan) 病(zhuō) 不人事(xǐnɡ) 狗血头(pēn)
C: 报(tiē) 心(qiào) 尖嘴猴(sāi) 一步一(dù)
D: 商(zhuó) 星宿(sù) 喜从天(jiànɡ) 万家私(ɡuàn)
2、

下面的句子中,标点法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邓稼先而感到骄傲?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D: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伫立山巅,山风急来,更觉山林的寂静与空灵,心中油然而生一分对大自然的虔敬。
B: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谨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 , 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B: 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C: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 《富春山居图》中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他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将“的城市”改为“城市的愿望”)
B: 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将“再强”改为“很强”)
C: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误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将“在作怪”删去)
D: 有些广告用语不妥帖,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8、在下列对名著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雷家书》的作者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著作30余种, 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
B: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一本小书。
C: 傅雷先生不仅是杰出的翻译家,还是特殊的教育家,他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
D: 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龙须沟》。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四书”之一。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 梦幻 茏罩 发端 迸溅
C: 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 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赏析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 【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 【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 【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 2 )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

( 3 )【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②,使虞人③ 起④禽而射之,禽发⑤,鹿出于王左,麋交⑥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⑦拂王旃⑧而过,翼若 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⑨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 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③虞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④起:赶起。⑤发:跑出来。⑥交:交错。⑦鹄(hú):天 鹅。⑧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⑨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加下划线字释义:

但手熟 ________

弓欲射 ________

②下列“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________

A. 而钱不湿 B. 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C. 十发而十中 D. 释担而立

( 2 )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若欲闻射道乎?

( 3 )【甲】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详写这一情节的原因是:________
( 4 )【乙】 文中“养叔”的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微小的善意都值得感激

张君燕

①那次乘公交车时,隔着背包刷了几次乘车卡,却都没有提示音响起。我从包里取出卡来,这才发现自己匆忙中错把借书卡当成了乘车卡。“快点投币,车要开了。”公交车司机不耐烦地甩出一句话来。投完币后,我尴尬地坐了下来,却发现周围的乘客全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甚至听到了他们压低的充满了不屑的议论声。

②众人的议论让我如芒在背、坐立不安,甚而有些委屈和愤怒。就在我准备站起身大声质问那些议论我的人时,突然看到了一缕温和的目光,这道眼神柔柔的,却很坚定。看到我注意到了她,她点点头,轻轻地对着我笑了。那笑里分明有信任和理解,而那眼神则让我感受到了莫名的信任和鼓舞。一瞬间,我释然了,何必去和别人做无谓的争辩,理解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不理解你的人说了也没用,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下车时,我之前的郁闷和沮丧已经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好心情。那天晚上,那道目光仍柔柔地在我的梦里萦绕。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会忘记她的容颜,但那道目光却一直印在我的心里,每每想起,便感动不已。

③初中毕业后,我来到离乡下几十里的城里高中读书。初到陌生的环境,加上自卑的心理,我从不敢和同学们多说一句话。我怕自己难听的乡音被同学们嘲笑,也怕同学们注意到我格格不入的穿着,我习惯了同学们把我视作空气,也习惯了独自躲在角落里看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讨论。

④一天下午放学,我留在教室里做作业,教室里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我听到了一个兴奋的声音:“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都到我家里去玩吧。”不用抬头,我就知道这是“小公主”刘丽的声音。“王苗,昕莉,李超,玉杰……”刘丽一一邀请班里仅有的几名同学。我把头埋得很低,脸也涨得通红,我在心里暗暗责怪自己怎么不早点走,如果此刻有个地缝,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就在我尴尬懊恼之时,突然听到了刘丽甜美的声音:“燕子,你也要去哦。”听到刘丽叫我的名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不可置信地抬起头,迎上了刘丽热情的笑容。“嗯嗯,我一定去。”我拼命地点着头,语无伦次地答道。那次聚会之后,我逐渐融入了班集体的生活,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事隔多年,我脑子里依然清晰得记得刘丽甜美的声音和笑容,也许刘丽只是随口一说,但那句话却如冬夜里的炉火,温暖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

⑤有段时间,我的工作烦琐而劳累,连日的加班让我疲惫不堪。缺乏经验又手忙脚乱的我不出意料地犯了个错,不幸的是,由于我的这个错误而导致了一个更大的错误。面对老板的责骂,自知理亏的我唯唯诺诺,不发一言地默默承受着。

⑥之后近一个月,我都在拼命工作希冀能够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然而,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分明捕捉到了同事的幸灾乐祸和冷嘲热讽。其实,身体的劳累和付出并不算什么,心灵的孤独和委屈却足以打消我所有的热血和劲头。那天下班,同事们带着得意的笑陆续走掉,坐在原位的我突然感觉心灰意冷,甚至失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同事李姐路过我身边时停了下来,她默默地看着我,然后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很久很久才松开。在这几分钟里,我们没有说一句话,我似乎感觉到有无尽的力量和温暖从李姐的双手源源不断地传输过来,让我失去的信念一点一点地复原。后来,我终是走出了困境,面对我的感激,李姐却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是的,李姐的善意很微小,却值得我一辈子铭记。

⑦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诸如此类微小的善意,它们平平淡淡、不事张扬,或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如吹过耳边的一阵风,如掉落在脚下的一滴雨。很不起眼,甚至被人忽视,但却能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温暖和感动,更值得我们永远感激和铭记。

( 1 )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前文,试揣摩此刻“我”内心复杂的情感。

我把头埋得很低,脸也涨得通红,我在心里暗暗责怪自己怎么不早点走,如果此刻有个地缝,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那句话却如冬夜里的炉火,温暖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

( 4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5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⑪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 1 )文章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这里“人的道理”指的是什么道理?
( 2 )根据你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感悟,说说文中加点词“严肃”的含义。
( 3 )文章开头部分极力渲染开花的草们的“笑”,请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 4 )结合文章请概括哪些内容告诉我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却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 并不平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①在横线处填一个词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各;思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叹清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