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 《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2019主持人大赛》搭建勇敢发声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时代青年的奋斗和担当。 B: 智慧阅读雅荷诗会率先提出建立诗歌教育分级,是科技、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创举。 C: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全球首座高铁从地下穿行的机场,肩负着京津冀交通枢纽的重任。 D: 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积极的劳动态度。 |
4、 | 下列划线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C: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 ,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D: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
5、 |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十高铁”经过安陆府河国家湿地公园、古隆中国家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水源准保护区、武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10处重点________区域,对水土________和污染防治提出了很高要求,绿色环保施工尤为重要。“汉十高铁”的建设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________注重工程质量,________注重环境生态保护,打造出了一条绿色生态高铁线。 A: 护理 保护 不单 还 B: 保养 保持 不只 更 C: 保护 保持 不仅 而且 D: 保护 保养 不仅 而且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研究、了解古诗词。 |
7、 |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抒情这种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的花淡雅,白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C: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D: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
8、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但很快适合了。 B: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 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D: 庐山的夏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
9、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
10、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这家工厂的烟囱每天黑烟滚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附近的居民气冲斗牛。 |
阅读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一诗,完成后面问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________ 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北通巫峡 C: 则名微而众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5 )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 1 )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 2 )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语句。( 3 )文章A,B,C三处画线的语句具体描写了“那团月亮”夺目的美,请任选一处,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那种美的。( 4 )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修车老汉
①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得血肉模糊。
②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③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不争气了——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破了。
④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我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气门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⑤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赶紧帮忙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子,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路上长钉子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来,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⑥“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个单音字。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⑦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种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忙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⑧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加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撤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⑨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清晨一切都还睡意朦胧,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难道他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⑩“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⑪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⑫“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别再这样了!”唉!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⑬…………
⑭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撤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⑮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⑯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⑰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⑱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腰背的老汉。
⑲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情节: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①________(高潮)→②________(结局)
情感态度:③________→冷淡、冷漠→厌恶、憎恨→④________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表达了修车老汉怎样的心理感受?(一)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划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我们慢慢长大。剪一节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第(2)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