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锃亮(zèng) 熏陶(tāo) 谥号(shì) 白雪皑皑(kǎi)B: 省亲(xǐng) 上颌(hé) 跻身(jī) 居心叵测(pǒ) C: 啜泣(cuò) 束缚(fù) 恪守(gè) 鳞次栉比(zhì) D: 门槛(kǎn) 租赁(lìn) 联袂(jué) 义愤填膺(yīng) |
2、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白石与徐悲鸿尽管年龄悬殊,人生背景各异,艺术风格大相径庭 , 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B: 王教授当年在德州住的时间很短,谈及此地,只是浮光掠影 , 早已人地生疏。 C: 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 , 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 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
3、 | 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郭老浮现在眼前。 B: 满头白发的李老师总是兴致盎然地教我们写作文。——李老师教作文。 C: 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我相信鬼话。 D: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鲁迅立下志向。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B: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删掉“随着”。) C: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将“经过”和“的”删去。) D: 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把“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中的“的”字改为“有”。) |
5、 |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 ) A: 初忠 野蛮 书藉 国殇 B: 抢劫 妄图 抵籁 记念碑 C: 警惕 捍卫 铭记 幸存者 D: 彰显 磅礴 腼怀 鼎铭文 |
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B: 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 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D: 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
7、 | 下列各项中,量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条腿 一所别墅 一条条火蛇 B: 一棵草 一幅面孔 一方方水池 C: 一条溪 一桩买卖 一座座花园 D: 一笔钱 一方手帕 一眼眼喷泉 |
8、 |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 , 所以他也爱好音乐。B: 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C: 这部著作是他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 他是我师傅的老邻居,师傅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他都一清二楚。 |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站在演讲台上,用目空一切的气势征服了全场观众。 B: 济南龙洞景区,山势高峻,树木丛生,置身其中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C: 李子柒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每一条都别有用心 , 流动着丰富的田园气息。 D: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
10、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重庆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B: 为了防止不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调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运动安全、财产安全。 C: 《水浒传》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 D: 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 1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 屠自后断其股 B: 止增笑耳 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 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 2 )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 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 4 )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正确的停顿节奏(画一处)。其一犬坐于前。 ( 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然后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 6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 、 、 、 ,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滤过心田,冲走污gòu,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暇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题。
绳子那头
李少龙
(1)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2)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了。”
(4)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5)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6)绳子那头传来一声:“手套!”
(7)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8)“这么热的天还要带手套?”“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
(15)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冰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冰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16)“天儿热,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冰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冰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冰糕。
(17)父亲又要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18)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选自《意林》合订本第44卷,有改动)
( 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3 )请结合上下文,写出第(12)段中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和“我”怎样的心理。( 4 )请分析文章第(14)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5 )请写出第(16)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万事万物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不过有的痕迹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很快消逝。有的让人心生温暖,有的让人哀伤,有的让人迷惘……你的生命中又有过哪些或深或浅的痕迹呢?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内容标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