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B: ②④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队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 , 扬眉吐气。 C: 春日无锡的蠡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 , 流连忘返。 D: 种种“现代元素”被嫁接进清明祭祀中,扮演着或标新立异、或荒诞无稽的抢眼角色。 |
3、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 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 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 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
4、 | 下列标点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B: 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篇章,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的。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 释放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充分展现人们自信、豁达、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C: 我国各界人士强烈谴责5月22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危言耸听的暴恐袭击事件。 D: 开展读书活动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6、 | 选出对杜甫《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试题中的“望”字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观望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家人团聚B: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乱中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D: 尾联中写“白头”,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并非写实,而是用夸张手法突出自己的苍老之态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随时观看到最新的比赛赛况。B: 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绿色网络”进校园。 D: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
8、 | 以下是四种应用文的正文部分,选出语言简洁、明了、得体的一项( ) A: 校文学社定于本周三在阶梯教室开会,届时请全体社员准时参加。(通知) B: 今借到体育室篮球壹只,课外活动结束后归还。(借条) C: 我班定于6月20日下午3时召开毕业座谈会,敬请赐教。不得无故缺席。(邀请书) D: 兹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在我校师生中很有威望的高超同志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聘请书) |
9、 |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
10、 | 下面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
诗词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北陂杏花①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②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游松江 吾昔自杭移高密①,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②。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③,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④,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 ①高密:今属山东,宋时称密州;②垂虹亭:即后文松江桥亭;③吴分:地名,指松江当属吴;④异物:指人已经去世。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①从余过李公择________ ②坐客欢甚________ ③此乐未尝忘也________ ④追思曩时________ ( 2 )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歌词闻于天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 而松江桥亭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C: 其略云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 有醉倒者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 3 )句子翻译。 ①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 4 )苏轼的怀旧之作,大都洋溢着乐观自信的精神,而本文则别有一番深情慨叹。请说出本文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感慨。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穿旗袍摆地摊的女人
①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②一段时期,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怨怼,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身旗袍来穿。
③那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色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两件小商品。
④几年后,女人攒了钱,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着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了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坐垫,淡紫色的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⑤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却不料,竟很意外地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的了。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她照旧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上明亮的笑容。
⑥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
①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②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英雄模范们受到国家最高规格的褒奖。高度评价英雄模范的丰功伟绩和鲜明品格,他号召大家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并以此为榜样,矗立起爱国奉献、担当作为的精神灯塔,把个人奋斗汇入逐梦复兴的时代洪流。可见,我们应该弘扬英雄忠诚、执著、朴实的品格,以此为榜样融入时代发展。
③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鞠躬(jìn cuì)推动科技创新,一辈子深藏功名、埋首奉献……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是时代的榜样。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④忠诚是事业之魂。英雄模范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了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选到合适的台址,南仁东每天翻山越岭,走遍了贵州上百个窝凼,只是为了“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就有可能领先国际几十年”。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以非常之品格成就非常之事业,最大的精神支撑就是家国情怀,最大的事业支撑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担当。
⑤______。英雄模范不是一天炼成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英雄模范向人们展示着执著的价值。于漪将个人之志融入于报效国家,用68年的从教生涯,写下了“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教育传奇……英雄模范所展现的执著,就是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这种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坚持,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实现精彩人生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必需品格。
⑥朴实是人格之本。“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这是英雄模范们所共有的朴实人格。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退伍后仍默默付出,担任村支书25年,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充分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⑦“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讴歌英雄、崇尚模范,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在自己的赛道上顽强拼搏,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鞠躬 jìn cuì (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来凤县工作,甘愿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
放入第 ________段最合适。理由: ________
题一:请以“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 在心间流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亲情、快乐、泪水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本,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