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
C: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称八戒是“呆子”,其实“呆子”有时候也不呆,比如猪八戒义激猴王,让他重回取经队伍智降妖怪。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永不言败,意志如钢铁般坚强,但他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书中写到他的亲情、恋情、友情等。
2、下列病句修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把“好季节”改为“好地方”)
B: 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把“采纳并征求”改为“征求并采纳”)
C: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把“使”字删去)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把“加强”改为“提高”)
3、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能批判的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 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于怀疑前人的 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 ,表现了古今 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A: 利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B: 运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C: 利用 陈旧 论断 杰出
D: 利用 陈腐 论断 杰出
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瑞同学果然不孚众望 , 在全市书画比赛中获得大奖,为全校赢得荣誉。
B: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都待在家里吃团圆饭,看春晚,张灯结彩的大街上反而冷冷清清,万人空巷
C: 某国一意孤行帮助美国对抗中国,妄想从中渔利,简直就是火中取栗 , 自己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D: 赵正永之流贪污腐化,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他们的人格可以说是不名一文 , 最终会受到人民的唾弃。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 《镜花缘》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 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D: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合上语文书,同学们的眼前浮现起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的画卷。
B: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 运动会上夺标热门同学居然在终点线前摔倒了,真是骇人听闻。
D: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每次说一个笑话,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我有点措手不及
B: 站在贺龙铜像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 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C: 音乐与爱因斯坦结下了不解之缘 , 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
D: 张家界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提质市城区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8、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⑥③①⑤②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⑥①③⑤②④
9、

选出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衣(suō) 酿(yùn) 静(mò) 黄(yūn)
B: 摸(fū) 应(hè) 鸟(cháo)稀(shū)
C: 戴(lì) 烟(bó) 朗(rùn) 眼(zhǎ)
D: 抖(sǒu) 托(hōnɡ) 花(fán) 蜂(mì)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中的诗句。
B: 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C: 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D: 人的一生总是在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春兴》,完成下列小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 1 )本诗通过________可以看出是________季节。

( 2 )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请做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寒:贫困。微:地位低下。 ②乡里:此指家乡。 ③极:达到。 ④出:脱离。 ⑤镞(zú):箭头。 ⑥授:授给,给予。 ⑦藏:收藏,保存。 ⑧尔曹:你们。 ⑨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⑩诺:答应。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尝诸子________
②尔父少提一剑乡里________
授以所出镞________
④命藏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②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 3 )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秦俑的《榜样》,完成后面小题。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

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那怎么回咱这破村?”“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 1 )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________→回到家里→________→答乡亲疑问→________→获得嘉奖

( 2 )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 3 )【B】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反映了乡村怎样的特点?体现了峰子怎样的品质?
( 4 )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 5 )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六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后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做出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要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洪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净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打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的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进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

( 1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划线句中写我“样子潇洒得要命”与表现父亲有什么关联?

( 3 )“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试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②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 5 )读完全文,你觉得父亲挑在肩上的仅仅是书吗?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人和事物很多。请你以“这样的______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600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要有适当的描写和议论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咎由自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