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荷花/重荷 较量/不自量力 肖像/惟妙惟肖 B: 逞能/惩戒 黄晕/头晕目眩 滑稽/遍稽群籍 C: 分歧/祈祷 烦闷/闷闷不乐 薄暮/曰薄西山 D: 伫立/贮蓄 记载/风雪载途 疮痍/踉踉跄跄 |
2、 | 下面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羁绊(pàn) 蛮横(hèng) 怒不可遏(è) B: 悄(qiǎo)怆 好(hǎo)逑 龟(jūn)裂 大煞(shā)风景 C: 屹(qì)立 阡(qiān)陌 行(háng)辈 拾(shè)级而上 D: 缄(jiān)默 狩(shóu)猎 柳林铺(pū) 戛(jiá)然而止 |
3、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部落 D: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
4、 | 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 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C: 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 D: 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 |
5、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A: ⑤④①③②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①④②③ D: ①④②③⑤ |
6、 |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理性的批判。 B: 《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作者罗贯中以唐玄奘取经故事为艺术材料创作的神魔小说。 C: 王明捧着一幅字画送到李老师跟前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遵义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B: 近年来,多地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且欺诈手法多样。 C: 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D: 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
8、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只有属于生命的创造,才能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 ②生命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能否创造。 ③但只要努力过,创造了,就无怨无悔。 ④创造有大有小,意义也有轻有重 ⑤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A: ②④③⑤① B: ④①⑤②③ C: ④②①③⑤ D: ②①④③⑤ |
9、 |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下列哪一组人物不符合这一观点?( ) A: 刘四爷与虎妞(《骆驼祥子》) B: 鲁编修与鲁小姐(《儒林外史》) C: 里德太太与约翰·里德(《简·爱》) D: 班纳特太太与大女儿简(《傲慢与偏见》)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拖沓 霹雳 愧怍 鞠躬尽瘁 B: 深宵 烦燥 荒僻 妇孺皆知 C: 取缔 恳切 斑澜 深恶痛绝 D: 妥贴 辫子 挚痛 大庭广众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下列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注释】①蘼芜:一种香草。 ( 1 )“风”本是无形的,却在诗人笔下各具风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 )这两首诗同写山野漫步的诗,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
阅读下面《<孟子>二章》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 1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痛苦。 ( 2 )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 夫环而攻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 3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战争的攻守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点。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更清楚。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 4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春天忆故人
高红十
①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看一样样绿了。
②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
③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④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
⑤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的父亲和妹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儿写哪儿,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⑥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的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⑦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⑧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的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的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⑨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吗?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文章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
⑩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⑪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 1 )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①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6中国文化。——编者
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1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瑯玡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6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6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现象 | 原因一 | 原因二 |
实体书店持续回暖 | 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 | ________ |
电视剧更年轻 | ________ | 互联网对电视剧行业的重塑 |
老人跌倒有更多人扶 | 社会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 ________ |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