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惠州市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1946年10月,抗议美国扶持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爱设文眼的现代散文家是( )
A: 茅盾
B: 朱自清
C: 老舍
D: 郭沫若
2、《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靠兴起义兵抗元,却屡遭失败,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B: 诗中第二联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C: 颈联借用天然巧合的地名表达了惶恐和孤苦的感觉,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神奇的一联绝对。
D: 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民族气节。
3、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 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⑵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 一下。

⑶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 结余 捉摸 因势利导
B: 节余 琢磨 因地制宜
C: 结余 琢磨 因势利导
D: 节余 捉摸 因地制宜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B: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作用比较小。
D: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6、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败(tā) 荒(bì) (yì)
B: 取(dì) 愧(zuò) (zuàn)
C: 嵌(xiāng) 恐(huáng) (luó)
D: 髅(kū) 抱(qiàn) (yǔ)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愁》这首歌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再加之毛不易深情的演唱,更让人沉浸其中。
B: 在这个世界上时光是最公平的,它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
C: 渝菁中学新校区教学楼设计巧妙,息息相通 , 不管你从何处进入,都能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D: 2018年平昌冬奥会,BBC第一时间报道了武大靖夺冠消息,报道不吝溢美之词,直言不可思议
8、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息息相关 , 因而十分宝贵。
B: 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
C: 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鱼目混珠
D: 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
9、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和蔼 云宵 博学 人声鼎沸
B: 感概 奥秘 派遣 混为一谈
C: 热忱 狭隘 殉职 拈轻怕重
D: 干涸 坍塌 帐蓬 刨根问底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B: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C: 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D: 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⑴~⑵题。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 1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 2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京中有口技者________

宾客大宴________

③众宾坐________

八尺屏障________

⑤满坐寂然 ________

⑥妇儿乳________

⑦妇拍呜之 ________

⑧当时________

( 2 )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 3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它们分别是________、妇人惊觉欠伸声、其夫呓语声、儿醒,大啼声、________、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4 )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心情
B: 动作
C: 筋活血
( 5 )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 莫可
B: 至理
C: 有无实
( 6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妇 抚 儿 乳,儿 含乳 啼

( 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公益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________(不超过12字),

其次________(不超过24字),

然后________(不超过18字)。

( 3 )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晒月亮
张晓风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庙,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大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这首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寺壁上拓刻着这首诗,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癫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午睡醒来,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常健的诗是美丽的,愈看愈感到心旌摇摇,悟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丽的,诡异憨厚怎么也掩不住创造性癫狂。美丽是不老的,唐诗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年的兴福寺也永远不会老。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谈吐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悟"之道就是除染污而显自性。法师侃侃征引《法苑珠林》、《五灯会元》,我虽不能"顿悟",却分明感到庄严和净化,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座寺庙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密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慢步。看风中低语的大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窠,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弯冷月,朦朦胧胧。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藉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缘分,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 1 )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说:“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请分析其含意。

( 2 )通读全文,“晒月亮”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3 )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习惯。请你文中划横线句子加上恰当的批注。

( 4 )本文是写兴福寺的月亮,但最后一段却提到了新疆的月亮,那么这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过去,你可能有过很多体验: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中处处是课堂,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开阔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才干,锻炼你的意志,培养你的情趣,净化你的心灵……
请以“_________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或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辈子知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