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B: “三班”(班彪、班固、班昭) C: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D: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2、 | 译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州城西南隅(角落)B: 遂以名(名字)楼 C: 坐窥井邑(城乡) D: 亦荆吴形胜(山川胜迹)之最也 |
3、 | 选出“人不知而不愠”正确解释的一项( ) A: 别人不知道,可我不生气。B: 别人无知,可我不恼恨。 C: 别人不了解(我),可我并不生气。 D: 别人无知,可不知恼恨。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喑哑(àn) 感慨(kǎi) 尴尬(gà) 鲜为人知(xiǎn) B: 扶掖(yè) 拮据(jù) 佝偻(gōu) 鞠躬尽瘁(cuì) C: 阴霾(mái) 蹒跚(pán) 归省(xǐng) 忍俊不禁(jīn) D: 单于(chán) 襁褓(qiǎng) 宽恕(shù) 咬文嚼字(jué)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开出首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游客坐着它沿着西子湖畔游览一圈,绝对会充满正能量。 B: 来自铁路部门的数据显示,杭黄高铁开通以来,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四个站点日均客流达9800人次,高峰期突破3万人次。 C: “塑战速决”是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旨在呼吁大家齐心应对塑料污染,降低其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沉重负担。 D: 在“蚂蚁森林”项目运行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在荒漠中种了将近5000万棵树,这些树木守护着中国近4万亩的土地。 |
6、 |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镌刻/隽永 酷似/似的 当家/恰当 粗糙/燥热 B: 逊不/逊色 颁布/颁发 要挟/挟持 凶恶/厌恶 C: 绯红/俳红 屏息/屏风 发酵/咆哮 遗嘱/嘱咐 D: 要塞/塞外 教诲/悔悟 滞留/停滞 畸形/崎岖 |
7、 | 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友的原则,我国古代有很多有关交友的故事,以下故事不属于“交友之道”的是( ) A: 伯牙绝弦 B: 韦编三绝 C: 割席断交 D: 管鲍之交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C: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校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B: 小小的一杯牛奶,居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人们也许会感到难以制信,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C: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宣誓的时候,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再所不惜。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犷(guǎng) 高邈(miǎo) 烘托(hōng) B: 黄晕(yūn) 菜畦(qí) 凄冷(qī) C: 贮蓄(chǔ) 抖擞(sǒu) 伦敦(dūn) D: 澄清(chéng) 肌肤(jī) 静谧(nì)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宇。元祜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有乞书者 ________ ②不择精粗 ________ ③书遍乃已 ________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②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 4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1 )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 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做客
游睿
①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②青青坐在山头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③十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④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⑤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⑥“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小了下来,她哭了。
⑦“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响成一片,整齐又悠长。
⑧“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⑨“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⑩“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⑪“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⑫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⑬……
⑭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⑮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⑯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⑰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
( 1 )“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①“做客”有什么含义?
②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2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
( 4 )戴眼镜的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要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请以“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