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滁州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
C: 林书豪以卓尔不群的东方面孔,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赏,在全美甚至全球刮起了一道“林旋风”。
D: 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是学风好。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B: 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
C: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 , 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 咱们法学院的学生,很多都是要当法官的,而作为一名法官,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是必需的。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 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 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4、

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②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③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

⑥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A: ①⑥②③④⑤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④①⑥②⑤③
D: ①②③⑥⑤④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夸张在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直接描写了三峡两岸群山连绵的特点。
D: “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爱国青年”和“标致”感情色彩都发生了变化。
6、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使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不适当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B: 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再蔓延,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 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7、

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
B: 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友谊和仁慈是“慧骃”的两种主要美德。
C: 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后,用“借方”和“贷方”来分析自己的幸运和不幸。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瘦(xuē) 敬(yǎng) 手蹑脚(niē)
B: 收(lǎn) 打(chǎ) 喃自语(nán)
C: 睥(ní) 囫(lún) 骂骂咧(liē)
D: 拾(duo) 踌(chú) 赫扬扬(hè)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轻,那(pīn)婷,你是,鲜妍百花的(guā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 面如冠玉,头戴(lún)巾,身披鹤(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niē)作态。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zhī)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10、

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A: 朝三暮四
B: 耳濡目染
C: 望梅止渴
D: 乐不思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②历乱:烂漫。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B: 第三句不直言愁重难遣,反怪“东风”无情,不肯吹走他的愁绪。
C: “惹”字写“春日”将诗人的“愁恨”拉长,赋予“春日”以人的情感。
D: 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深愁苦恨衬良辰美景,构思新奇。
( 2 )古人写“愁”各具特色,请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责安能诿乎

盖闻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痛,无与我事。”又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遗来者,亦若诿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选自《雪涛小说·任事》,有删改)

【注释】①里中:乡里。②裨将:副将。③流矢:乱箭。④膜:皮肉。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里中有脚疮者________

使治________

③跪而请________

④以来者________

( 2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用“/”标出。

脚 入 邻 家 然 犹 我 之 脚 也 镞 在 膜 内 然 亦 医 者 之 事 也。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②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

(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⑪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⑫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⑬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⑭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⑮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⑯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②段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 3 )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4 )第⑪段写公狼的出现,在本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开卷有学问

曾纪鑫

提及开卷,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开卷有益”。这一成语源于北宋王辟之史料笔记《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自此,“开卷有益”一传就是一千多年。传到科技发达、媒体多元、信息密集的今天,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开卷未必全有益。

那些诲淫诲盗、低级趣味、观点偏颇、知识错误的书,开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身心健康。对此,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道:“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又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可见开卷之时,选择十分重要,既要避开引人误入歧途的坏书,又得挑选适合自己的好书。

不同的书籍,于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而言,其作用大相径庭。过去一直流行“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三国演义》中的争斗较量,多以智慧、权谋、计策取胜,年纪一大,激情减少,阳刚渐失,血性不再,长期浸润其中,年迈之人会变得更加阴柔内敛,对身体、生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如果错位,青少年看了适合老年人读的书,要么不得要领,要么染上暮气,这种开卷,即便无害,也谈不上多么有益。

况且不少书籍,良莠不齐,利害参半,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而成。应多看那些有定评的名著,或师友推荐的好书。不过呢,即使优秀名著,也要注意摄取的角度。比如《红楼梦》,鲁迅先生便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阅后,也不妨问问自己究竟看见了一些什么。答案自然不一,若与鲁迅先生所说的不同人物看见的那些物事作一比较,便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以及心理健康程度。

还有一种书籍,虽然无害,但信息过时、内容芜杂,徒增大脑负担。这样的书偶一涉之,当然无所谓,但看得多了,就会增加大脑负荷,影响工作生活,使自己变得平庸落伍。

开卷有益,在于理解消化,将外在的知识、学问转化为内在的血肉。如果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或买椟还珠、盲目吸收,或拘泥其中、运用不当,这种开卷不仅无益,反而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乃至恶果。

开卷不能本末倒置。如果登岸舍筏,为知识而知识,将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

开卷不要贪多求全。如果东翻一本西翻一册,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永远是“开卷”,是快餐,是速食,会导致营养不良。

开卷不能盲目跟风。如果流行什么就读什么,不仅变得平面、平庸、没有个性,肯定也成不了多大“气候”……

一个人的思想内涵、素质修养、行事风格等,与阅读密切相关。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开卷,不仅有学问,且学问甚大,不可不慎!

(选自《人民日报》2014.2.25)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 2 )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三个分论点?文中画线句子证明了哪个观点?

( 3 )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做到“开卷有益”?

( 4 )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充一个事例论据。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请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人已远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