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词牌?( ) A: 水调歌头 B: 满江红 C: 蝶恋花 D: 丽人行 |
2、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时,令全世界为之瞩目。 B: 金庸先生开新派武侠先河,其笔下行侠仗义的武侠人物、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人生百态。 C: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把这些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 D: 随着“大阅读”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每年都在逐年攀升,大量阅读已被许多学生接受。 |
3、 | 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 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 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 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B: 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 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 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 南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 C: 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D: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
6、 |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⑤⑥④①③②B: ⑤①③⑥④②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毕业前夕,在某班举行的班会上,班长张林真诚地对大家说:“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接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同学们也纷纷发言。因病请长假的刘楠激动地对班长说:“____________”家境困难的李霞动情地说:“____________”“学霸”王磊诙谐地说:“____________”随后,同学们互赠留言,把班会推向高潮。 ①头儿,到了高中,咱俩还可以继续PK呦! ②谢谢你帮我补课,这么多天来你辛苦了! ③班长,你组织的‘真情援助’活动真是雪中送炭,这份爱心我会记在心里。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伫立(chù) 秕谷(bǐ) 笑靥(yè)B: 恻隐(cè) 山岚(lán) 牌坊(fāng) 唠叨(láo) C: 楠木(lán) 挑衅(tiǎo) 应分(yīng) 颟顸(hān) D: 看护(kān) 焙烧(bèi) 吮吸(yǔn) 渊薮(sǒu)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 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 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绝于耳。 D: 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
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下面题目。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注】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 【注释】伶人:乐官,乐人。泛指表演歌舞的人。 ( 1 )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莫:________ ③闻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__ ④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 走:________ ⑤以供岁赋 岁:________ (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 (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限断一处)①王之蔽甚矣。 ②诸伶复唱和。 ( 4 )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分析邹忌和敬新磨进谏的异同。 |
雪天的等待
杨慧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②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③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④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她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等待着……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⑤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母亲病倒了,高烧4 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⑥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⑦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墙壁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⑧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⑨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⑩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改动)
( 1 ) 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①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这个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 3 )文章第⑦段是插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阅读《荷》专题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夏季正是荷花开放之际,许多地区为了招揽游客,都举办了荷花节,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荷花呢?今天就来学习《荷》专题,感受荷的风韵,了解荷的知识。首先请问大家荷花的别称有哪些?
生:莲花、水芙蓉、芙蕖、菡萏……
……
师:荷花是文人的爱物,许多文人墨客都被她的风姿倾倒,留下了传世佳作,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生1:《赠荷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歌颂了荷花“任天真”的品质,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生2:……
师:由此可见,文人爱莲是爱其外形和品性。除了文人墨客,佛家也爱莲,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莲和佛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
①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②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