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喷簿 荣膺 井冈山 如坐针毡 无精打彩
B: 侍侯 暴燥 座右铭 面面厮觑 不屑置辨
C: 锱铢 部署 肖像画 披星戴月 现身说法
D: 盘桓 描摹 乱篷篷 发扬广大 语无论次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B: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 日子似乎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流淌,变化的是我们的年龄和感觉。
D: 春天来了,满眼青枝绿叶,处处鸟语花香 ,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诡计 部署 明信片 锲而不舍 杳无音信
B: 祈祷 畸形 挖墙脚 一鼓作气 旁征博引
C: 阔绰 亵渎 萤火虫 润如油膏 断章取义
D: 旁鹜 桑梓 杜绢花 再接再厉 一代天骄
4、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 , 连声诺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夺冠后的雷海为依然在送外卖,但谁也不能不否认,诗歌对他的回报,早就开始了。
B: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学生中出现流行性传染疾病。
D: 龙舟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发扬和传承。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7、关于名著《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B: 《昆虫记》中介绍:矿蜂是蜜蜂的一种,它拥有电报线,还常常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
C: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8、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 )
A: 《湘夫人》
B: 《孔雀东南飞》
C: 《声声慢》
D: 《关雎》
9、

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杳然 奥密 器宇轩昂 粗制烂造
B: 滞留 长髯 暗然失色 诚惶诚恐
C: 譬如 诘责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D: 解剖 禁锢 鹤立鸡群 油然而生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院chǎng 气fēn 白piāo 杀mǎ
B: 恶zēng 红yīn 育pǔ 鸣háo
C: 补xiào 痛chì 默qiè 警报起dié
D: 微xiē 古gèn 气冲牛dǒu 然不同ji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矩: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 1 )全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对此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________

召拜为中大夫________

(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 4 )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_______的品质,从原文中“________”这一句可以看出。
( 5 )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①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严峻时刻,应该依靠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赢得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②面对疫情,只有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秉持必胜之心,才能为战胜危机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庄子•秋水》中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所谓生死之间见英雄,往往就在突如其来的磨难面前,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骨气节。白发披袍,青年蒙面,废寝忘食,挥汗如雨,火神山医院十日而起,老院士团队千里驰援……一出出、一幕幕是何等振奋人心。凡此种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缘由,更是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拥有必胜之心的根本原因所在。

③生逢大疫本就是磨难,求生畏死自当是动物的本能,而责任之心则是超越死生之念的关键。自古以来,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中孕育出“家国一体”的情感,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无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正如荀子所言:“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正因为有危难之时“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担当与责任感,才贵为乎人。

④灾难面前,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这是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仁爱之心。本次疫情之中,除了医护人员无私无畏、各类民生保障部门人员恪尽职守以外,还可以看到不少普通人彼此关照、不求回报的感人画面,在困难时尽己所能拯救其他生命,这是广大民众仁爱之心的体现。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仁爱是历代先贤审视自身的基本素质要求,受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更应以此自律自强。当前,尤其是各地党员干部在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时,要多站在群众立场角度看问题,做到以“人”为本和以“仁”为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当中最紧迫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上下一心、共克时艰。

⑤经过全国上下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多阶段性的胜利,然而谨慎之心仍不可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孟子亦言:“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自全国各地逐步恢复生产生活,各地方政府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后,社会经济逐步复苏。但是,湖北和武汉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半分马虎,切不可因为阶段性成果而放松警惕。对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反弹病例,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产生侥幸和麻痹心理,做到对管辖范围内的疫情心中有数,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⑥自古以来,华夏大地经历过各种磨难,但中华民族从未俯首沉沦。让我们 ,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团结一致,渡过难关。面对困难,中华儿女只会更加斗志昂扬,奋勇向前!

(选自袁媛《光明日报》2020年3月5日文章,有改动)

( 1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用“从……获取……”的句式补写一句话。
( 2 )下列选项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重点要论述的是在突如其来的磨难面前,不仅要秉持必胜之心,还要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骨气节。
B: 第④段特别强调各地党员干部要存仁爱之心,多站在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保证凝聚人心战胜疫情的重要条件。
C: 第⑤段通过俗语和孟子的名言,从反面强调面对阶段性的胜利,仍然要高度警惕,谨慎小心,不然就会功亏一篑。
D: 全文运用众多中国古代圣贤诗文名句,启发读者感悟到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攻坚克难的精神,我们当今也要充满斗志去迎战困难。
( 3 )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上文中哪一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

深圳的一个房东林女士给自己的租户主动减免了半个月的租金。林女士自己当年在深圳辛苦打拼,如今小有成就。她知道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生活不易,当下不能工作,没有收入,租房负担一下大了起来。于是她主动为租户减免租金,希望能帮一点是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之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儿,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狡黠地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 1 )梳理妈妈种花的几个主要阶段和事件,根据提示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种子刚种下,(妈妈)________。

②________,(妈妈)忙着移栽、屋后栽。

③再一些天后,花开了,(妈妈)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的含义。
(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 4 )根据文章第⑥-⑫段的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 ______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疼不在乎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