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昌邑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__;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___;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___________;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________。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认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 ③④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3、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B: 他意志坚强,遇到挫折总是不以为然 , 敢于迎难而上。
C: 作为家长,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教育儿子可谓良苦用心
D: 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过问啦。
4、林冲恩将恩报的人是( )。
A: 关胜
B: 鲁提辖
C: 李逵
D: 柴进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三月初,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我市早期茶叶害影响,采摘量有所下降,不同程度的春季价格也有提高。
B: 创新英语教学节目“爱德华在杭州”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全世界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C: 广州恒大主教练斯科拉里认为,国足比赛时经常出现心态急躁、体能下降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结果。
D: 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阿姨在接受同事送给她的礼物时说:“您这么客气,那我就笑纳了。”
B: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喝菊花酒等风俗。
C: 小暑、大暑、处暑这三个节气都是在夏季,这三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
D: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7、“他是一个极有趣味而具有多样性的人物,还是一个精研中国旧学的学者,是一个无所不读的读者,是一个哲学和历史的深入研究者,是一个雄辩的演说家。”文中的“他”指的是谁?(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贺龙
D: 邵力子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歪(zè) 箱(qiè) 凹(dàng) 往上蹿(cuàn)
B: 鼠(yàn) 使(chāi) 擦(sì) 额(fāng)
C: 狼(jí) 尴(gà) 井(zǎo) 销声迹(nì)
D: 蹒(shān) 阴(yì) 匀(chèng) 金(liú)
9、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①不但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②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③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④而不客观地责怪别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10、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阳下,万千纤细的“绿丝绦”,像踏青的少女翩翩起舞;深深浅浅的紫藤萝,像溅的水花组成流动的瀑布;参披拂的青树翠蔓映在湖水中,摇出一池碧波。

A: cháo bìng cī yì
B: zhāo bìng chā yè
C: zhāo bèng cī yè
D: cháo bèng chā y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漫成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①漫成:随手写成。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②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③拨剌:鱼尾拨水声。

( 1 )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静”字,其中“________”句,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 2 )对于诗中的“静”字,有人认为静得寂寞、凄清,有人认为静得安恬、和谐。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联系诗歌内容和诗歌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 1 )下列句中的“以” 与“奈何辱以牧圉” 中的“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 策之不以其道
C: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D: 不以千里称也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________ ②契丹主待之________ ③德明问所________ ④者何往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 4 )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小题。

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亚凌

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

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

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

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

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

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

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班上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

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老班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呵呵,真是幸运吗?你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你追我赶?

1998年,闺密婷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

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

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 1 )本文在刻画高翔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请各举一例。
( 2 )品析词语。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 , 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

根据上下文说说句中这两个成语包含的感情。

( 3 )写“我班中考成绩”、“闺密婷婷”及“我”的发展状况,有哪些作用?
( 4 )文章首尾匠心独运、意味深长,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老王》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冷的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向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到他的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子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 1 )找出与第一段加横线的话相照应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包含了“我”怎样的感情?
( 2 )你如何理解老王说的“我不吃”?试作简要分析。
( 3 )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 4 )第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请你发挥想象,将“如果会说话”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告别式↘结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