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瑞安市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肃穆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惟妙惟肖
B: 消魂 转弯抹角 当然无存 重峦叠嶂
C: 溃退 月明风青 应地制宜 雅俗之分
D: 纳凉 自出心栽 失之毫厘 潦绕不绝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内外益法
B: 裨补阙漏 计日而待 庶渴驽钝
C: 不胜感激 临表涕零 猥自枉屈
D: 锋回路转 树林阴翳 水落石出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泻气 娴熟 仲载 催枯拉朽
B: 业已 绯红 不逊 眼花瞭乱
C: 紧绷 浩瀚 遗嘱 锐不可当
D: 萧洒 敛声 教诲 查无消息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B: 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
C: 王维对于这样的阳关,只是缠绵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B: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刘伟,想不到当年上英语课就睡觉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对他刮目相看了。
C: 课程改革尽管进行了多年,但一些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还时时出现在教学中。
D: 顺德多风光,绿树葱茏的顺峰山、古色古香的清晖园、诗情画意的逢简水乡……令人目不窥园 , 流连忘返。
7、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红(fēi) 责(jí) 待(nüè) 深痛疾(wù)
B: 禁(gù) 鞭(tà) 污(huì) 相形见(chù)
C: 家(pēi) 黑(yǒu) 热(zhì) 首低眉(hàn)
D: 留(zhì) 折(jǐ) 轩(miǎo) 如法制(páo)
8、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9、

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烤(zhì) 和(ǎi) 丰姿约(chuò)
B: 纤(qiān) 怒(yùn) 而走险(tǐng)
C: 砺(dǐ) 恋(juàn) 聊以责(sè)
D: 寒(jìn) 归(xǐng) 如法制(pá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___。

( 3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过渡句。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 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 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1 )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观之正浓
B: 而忘操之
C: 故时有物外之趣
D: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2 )作者在文中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请问选文中哪两处细节体现了作者细察这一点?写出来并选择一处进行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夏 感

梁 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拥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 )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 )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 )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

A: 垂直 顶着 悄然生长
B: 长着 结着 默默前行
C: 挑着 举着 匍匐前进
D: 舞着 摇着 欢乐行进
( 2 )最后一段写到“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

( 3 )通观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两项:( )

A: “充满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 “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天地间升腾。”
E: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 1 )为什么说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 2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鰭的尺寸。________

②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鲭尺寸小40%。________

( 3 )第⑥段中划线词语“清道夫”在文中含义是什么?

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

( 4 )从本文看,要保持海洋生物种群的健康发展,人类应该怎样做?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题目: 是一笔财富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如果是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迷人的危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