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 使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á)粉 (kè)守 (zhóng)伤 前(pú)后继
B: (xuán)虚 (jī)取 懒(duó) 大发雷(tíng)
C: (zhé)扣 (zhēn)言 (dùn)词 自吹自(léi)
D: 停(zhì) 尴(gà) (huàn)养 (jiāo)揉造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________达到极点。

②经营方法改变后,这条商业街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________的景象。

③所有生命________全部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

④把那些_______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干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A: 经济 荒凉 机体 违反
B: 经济 萧条 机体 违犯
C: 精练 萧条 肌体 违反
D: 精练 荒凉 肌体 违犯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戡乱 题词 殉情枉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 抉择 度假 李代桃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 赌博 辨别 功亏一篑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D: 赝品 潺头 再接再厉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6、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黑沉沉的夜空,星光稀缀。

②时而有游船从身边掠过。

③湖面上,灯影、船影交辉,桨声、水声和弦,如同无数条金蛇狂舞,闪烁着粼粼波光,就像一个天然的舞台。

④也有的只是一对情侣依偎在船舱之中或是船头轻轻细语。

⑤船上,有的琴音笙歌不绝于耳。

A: ①③⑤②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⑤④③②
7、选出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归(xǐng) 排(háng) 参(cī) 浑身(xiè)数
B: 颦(cù) (chēn)视 飞(zàn) (jiá)然而止
C: (kàng)奋 (huì)暗 (rǒng)杂 大(chè)大悟
D: 乙(mí) 犁(huá) 虫(zhì) (yún)芸众生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 ;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 ,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 惋惜 闪烁 醒悟
B: 怜惜 闪耀 醒悟
C: 怜惜 闪烁 悔恨
D: 惋惜 闪耀 悔恨
9、我们都知道《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海明威的顶峰作品,哪年获得诺贝尔奖的?( )
A: 1953年
B: 1950年
C: 1954年
D: 1952年
10、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②浑:简直。

( 1 )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

( 2 )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人琴俱亡》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1 )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

( 2 )对这文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子猷、子敬兄弟二人病情都很严重,第二件事写王子猷去为子敬奔丧。
B: 子猷说话时的“不悲”,奔丧时的“不哭”反映子猷为子敬的死幸灾乐祸,认为自己在子敬后死。
C: 这一段中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虽未直接言表,但可通过一些语句来反映了他们的兄弟情深,如“何以都不闻消息?”一句责问,“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急切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回答1-3题。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

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来宇宙通信的使命。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

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上述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接。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法干扰和窃听。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隐形传态是一种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隐形传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1993年,6位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利用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以至有一天,可以将生物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选自2007年第7期下《百科知识》)

( 1 )下面各项中,对“量子通信”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量子通信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实时通信。
B: 量子通信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C: 量子通信是具有零时延,抗干扰,保密性强的环保型通信。
D: 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的新型通信。
( 2 )下面各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缠结是指测量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并发生相应变化的神奇连接。
B: 经典信息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量子信息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C: 隐形传态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并传送到接收地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完美的复制品。
D: 量子隐形传态的新方案,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
( 3 )下面各项依据原文进行的推断和想象,正确的一项是( )

A: 量子通信因为具有零时延的优点,所以可用于星际通信。
B: 只要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最终实现量子通信。
C: 接收者获得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D: 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大脑植入生物芯片后,就可以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

( 1 )从文章第②、③、④段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 2 )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 3 )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

( 4 )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论证。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又胜一筹”或者“略逊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源于生活,再现生活,写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可以自选;③在作文纸上写好自己选择的题目,文章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然而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