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B: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 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 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 , 情趣横生。 |
3、 | 童鸽同学发表了一篇“QQ说说”: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受感动。“某些昆虫有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但只能看到几步之内的东西;人虽然只有两只眼睛,却能够凭高望远、瞻望未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共勉! 奕辉同学回复道: 嗯,正如“ ”,我们一起努力吧! 奕辉同学回复的空白处,与童鸽同学所引用句子内涵最接近的是( ) A: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怕的是看不见事情的真相。B: 鸟有翅膀能飞上天,人没有翅膀却能凭着智慧飞得更高。 C: 人类总能把每一桩不幸化为一次机会 D: 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不如握在手中的麻雀。 |
4、 | 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B: 喑(yīn)哑 拮据(jū) 恣睢(suī) 恪(kè)尽职守 C: 勾(gòu)当 狡黠(jié) 桑梓(zǐ) 媚(mèi)上欺下 D: 霹雳(lì) 抽噎(yē) 襁(qiáng)褓 断壁残垣(yuán)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黝黑(yŏu) 锐不可当 蒙昧(wèi) 摩肩接踵 B: 悄然(qiáo) 藏污纳垢 燥热(zào) 杳无消息 C: 娴熟(xián) 和言悦色 翘首(qiào) 重峦迭嶂 D: 和蔼(ăi) 震耳欲聋 炽热(chì) 广袤无垠 |
6、 | 下列句子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陶渊明《桃花源记》)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柳宗元《小石潭记》))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魏学洢《核舟记》) D: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北冥有鱼》) |
7、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
8、 | 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B: 离直升考试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初三的学长们现在是否能尽全力拼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直升考试中的命运。 C: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
9、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 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B: 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 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 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
10、 | 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 《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遍的《资治通鉴》。 |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 乾道二年春,陆游四十二岁,遭言官弹劾,以支持张浚用兵抗金的罪名被免职归家。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③黄庭:道家谈论养生的书。 (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一句的妙处。( 2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①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②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③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⑤于臣。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御:驾驭车马。②易:更换。③过:问题,过错。④调:协调。⑤逮:这里是“赶上”的意思⑥诱:引导。 (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俄而与子期逐________ ②今君后则欲速臣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 3 )请简要阐述你从本文中所感悟的道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
“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自《今日文摘》2015年第1期)
________→忍不住→________必须拒绝
(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文中说:“我想起一个词:教养”。这是针对谁说的?有什么依据?( 4 )文章结尾说:“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这“道理”是什么?( 5 )文章中“我”的做法是否可取?谈谈你的看法。蝙蝠鼠中仙
①蝙蝠,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仙鼠等,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眼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朝》中有“蝙蝠鼠中仙”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仙鼠。其实,蝙蝠和老鼠是截然不同的动物。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蝙蝠毀誉参半。在中国古代。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端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但在西方传说中,蝙蝠却是吸血鬼的化身.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不过,在蝙蝠家族中吸血蝠只是极少数,目前确认的只有这3种。
③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延年益寿(蝙蝠寿命达20年,比老鼠长得多),又可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④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晩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
⑤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原因是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它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⑥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辩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振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即使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也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⑦与回声定位系统相适应,蝙蝠耳廓很大,内耳十分发达,主要由内耳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虽不到1克重,但灵敏度极高,蝙蝠1秒钟可接收和分辨250组回声。其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哪怕干扰噪声比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强100倍,蝙蝠仍能有效工作。洞中数百万只蝙蝠都要发出超声波,这成千上万的超声波和洞壁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对蝙蝠个体却毫无干扰。从这方面看,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要比先进的雷达和声呐还优秀得多。
( 1 )下列关于“蝙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