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湖北园艺博览会”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大大发展了黄石在全国的知名度。B: 孩子们呵着冻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起来塑雪罗汉。 C: 端午节那天,来阳新莲花湖观看龙舟大赛的观众将近一万余人。 D: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
2、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拾级(shí) 惬意(qiě) 精髓(suǐ) 鸢飞戾天(yuān)B: 古刹(chà) 地壳(qiào) 恣睢(suī) 跌宕起伏(dàng) C: 污垢(gòu) 喷薄(báo) 寒噤(jīn) 拗不过(niù) D: 旋涡(xuán) 攒聚(cuán) 拮据(jù) 风雪载途(zǎi)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盐城籍著名作家曹文轩在童话创作上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世人赞叹。 B: 在读书心得交流会上,王刚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C: 为应对今年可能发生的洪灾,市有关部门未雨绸缪 , 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D: 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 , 就是要关注老百姓餐桌和菜篮子,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 |
4、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B: 中国人出境游,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形象,出境游客能否温文尔雅,展示着良好的国家形象。 C: 从修书一份致敬老父亲,到亲手为老人送餐端饭,再到署名文章谈尊老。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诠释着敬老孝亲的三重境界。 D: “排队”点赞、“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原本作为老师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平台的QQ、微信家长群,已经悄然变味。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 |
5、 | 下列句子中有多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B: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漂荡着。 C: 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茏罩在潆漾的小雨中。 D: 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查觉的绿芽。 |
6、 | 对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 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 |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与杜甫合称“李杜”。 B: 《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让·乔诺,英国作家,电影编剧,他被认为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C: “老师轻轻点下头”一句中的“下”是量词。 D: “外面一片漆黑”一句中的“漆黑”是名词。 |
8、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中伤/中间 行货/五行缺土 不省人事/三省吾身 B: 教诲/阴晦 剥皮/抽丝剥茧 金戈铁马/游弋自如 C: 折本/折扣 拮据/不足为据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D: 脚踝/裸露 恣睢/恣意妄为 顿开茅塞/塞翁失马 |
9、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
10、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甲】词中“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在【乙】词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 2 )对这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词中都具体运用了典故。B: 两首词都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C: 两首词的内容上都是从过去写到现在。 D: 两首词都直接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秦攻邯郸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①谓王稽②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 庄曰:“不然。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③妪曰,‘其夕,某懦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睢④。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 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战国策》) 【注】①庄:泰国人,佚庄。②王稽:秦国将领。③闾(lǘ):里巷的门。④范雎(jū):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何不赐军吏乎 赐:赏赐 B: 今君虽以王幸 幸:宠信 C: 且君擅主轻下 擅:善于 D: 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 愚:谦辞,用于自称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王举臣于羁旅之中/开罪于楚、魏 B: 臣无诸侯之援/而王明诛之 C: 果恶王稽、杜挚以反/而恩以相葬臣 D: 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而为诸侯所议也 ( 3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 ②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 4 )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睢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请根据第文言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 1 )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子建
十年以前,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中种花,也种树。树只种了一樑,是山丁子树,那树秋季时果子成熟为红色,满树的红果子就像正月十五的灯笼似的红彤彤醉醺醺地在风中摇来晃去。花种的可就多了,墙角、障子边到处种满了扫帚梅、罂粟、爬山虎、步步高、金盏菊等等。那庭院的西南角还悬着一个鸡架,到喂食的时候它们就将头伸出来,鸡槽上横着许多毛茸茸的脑袋,一顿一顿的,看起来充满了无穷的生气。
十年以前我家的房屋是真正的房屋,因为它和土地紧紧相连。不像现在的楼房以别人家天棚作为自己的土地。十年以前的房屋宽敞而明亮,屋子里阳光充足。待到夜晚,若外面有好看的月亮的时候,便可以将窗帘拉开,那么躺在炕上就可以顺着窗子看到外面的月亮,月光会泻到窗台上,炕面上,泻到我充满遐想的脸庞上。
我家有三片菜园,一片自留地。有两片菜园围绕着房子,一前一后。另外一片菜园离家大约有七八百米的路程,不算远。还有一片广大的自留地,它离家很远,远到什么程度呢?骑着自行车一路下坡地驰去也要用十几分钟,若是步行,就得用半个小时了。不过找从来没有在半小时之内走完那一段路程,因为我总是走走停停,遇到水泡子边有人坐在塔头墩上钓鱼,我便要凑上去看看钓上鱼来了没有。要是钓上来了则要看看是什么鱼,柳根、鲫鱼、还是老头鱼。有时还去问人家:“拿回去炸鱼酱吗?”我最喜欢吃鱼酱。我的骚扰总是令钓鱼人不快,因为我常常不小心将人家的蚯蚓罐踢翻,或者在鱼将要咬钩的时候,大声说:“快收竿呀,鱼打水漂了!”结果鱼听到我的报警后从水面上一掠而过,钓鱼人用看叛徒那样的眼光看着我。那么就识趣点离开水泡子接着朝前走吧,结果我又发现草甸子上那紫得透亮的马莲花了。我便跑去釆,采了这棵又看见了下一棵,就朝下一棵跑去,于是就被花牵制得跑来跑去,往往在采得手拿不住的时候回头一看,天哪,我被花引岔路了!于是再朝原路往回返,而等到赶到自留地时,往往一个小时就消磨完了。
十年以前,我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那时祖父和父亲都健在。祖父种菜,还养着许多鸟和两只兔子。父亲在小学当校长,他喜欢早起,我每次起来后都发现父亲不在家里。他喜欢清晨时在菜园劳作,我常常见到他早饭回来的时候裤脚处湿淋淋的。父亲喜欢菜地,更喜欢吃自己种的菜,他常在傍晚时吃着园子中的菜,喝着当地酒厂烧出来的白酒,他那时看起来是平和而愉快的。他习惯称我姐姐为“大小姐”,称我为“二小姐”,有时也称我作“猫小姐”。逢到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姐姐的懒觉要睡到日上中天的时刻了,那时候他总是里出外进地不知有了多少趟。有时我躺在被窝里会听到他问厨房里的母亲:“大小姐二小姐还没起来?”继之他满怀慈爱地叹道:“可真会享福!”
十年以前我家居住的地方那空气是真正的空气,那天空也是真正的天空。山永远都是美的。春季时满山满坡都盛开着达紫香花,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比朝霞还要绚丽。夏季时森林中的植物就长高了,都柿、牙各达、马林果、羊奶子、水葡萄等野果子就相继成熟了。我喜欢到森林里去采它们,采完以后就坐在森林的草地上享用。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秋天来到的时候,蘑菇就长出来了,那时候我就会随父亲到山上去捡蘑菇。我喜欢那些毛茸茸、水灵灵的蘑菇密密地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林地上,那些蘑菇就是森林的星星。
家乡的冬天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雪花一场又一场地铺天盖地袭来,远山苍茫,近山也苍茫。森林中的积雪深过膝盖,那时候我们就进山拉烧柴,随着父亲在林子中穿梭着。在山里,若是不加紧干活,那么就觉得身上冷得受不住了,这时父亲会给我笼起一堆火来,所以我上山时就常常用破棉絮包上几个土豆,将它放入火中,等到干完活装好车将要下山的时刻,就蹲在雪地上将熟透的土豆从奄奄一息的火中扒拉出来,将皮一剥,香气就徐徐散开了。吃完了土豆,身上有了温暖和力气,那么就一路不回头地朝家奔。那时,手推车顶上常常放着一根大桦树枝,遇到大下坡的时候,就将树枝放下来,用棕绳拴在手推车后面。我坐在树枝上,树叶刮起的雪粉喷得满脸都是,我和树枝就像一片云似的轻盈地飘动着,我便会大声呼喊着:“真自由啊!”
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后的晚霞还是滴血的晚霞,只是生活中已是物是人非了。祖父去世了,父亲去世了。我还记得一九八六年那个寒冷的冬季,父亲在县医院的抢救室里不停地呼喊:“回家啊,回家啊……”父亲咽气后我没有哭泣,但是父亲在垂危的时候呼喊“回家啊”的时候,我的眼泪却夺眶而出。
十年后的我离开了故乡,十年后的母亲守着我们在回忆中度着她的寂寞时光。我还记得前年的夏季,我暑假期满,乘车南下时,正赶上阴雨的日子。母亲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去车站送我。那时已是黄昏,我不停地央求她:“妈你回去吧,路上到处是行人。”“我送送你还不行吗?就送到车站门口。”“不行,我不愿意让你送,你还是回去吧。”“我回去也是一个人待着,你就让我溜达溜达吧。”我望着雨中的母亲,忽然觉得时光是如此可怕,时光把父亲带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再回来的地方,时光将母亲孤零零地抛到了岸边。那一刻我就想:生活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当我将要放下笔来的时候我想,待我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我的回忆是否仍然是这样美好呢?但愿那时我会平静地站在西窗前,望着落日轻轻吟唱我年轻时就写下的一首歌: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曾有过好时光。
那森林中的野草可曾记得,
我曾抚过你脸上的露珠。
啊。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
好时光已悄悄溜走。
(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遐想 | 脸颊 | 奄奄一息 | 桦树 |
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
( 4 )回首往事时,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了自己的父亲。正是因为对父亲的无限怀念,让作者更加留恋那段好时光。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至少两点)明月清风,荒漠隔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