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惠州市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2、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 斯诺在书中用细腻的笔触写了众多红军将领:气度恢弘、学识渊博的毛泽东,健壮如虎、嫉恶如仇的周恩来,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贺龙,信仰坚定、热情真诚的徐特立,德高望重、老当益壮的徐海东……这些传奇式的人物个性鲜明,令读者过目难忘。
C: 在井冈山,红军采用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因为我军部队规模小,作战物资有限,这种战术是行之有效的。
D: 斯诺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以下对诗歌《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人料理导致乱草丛生。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4、

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 旁(wù) 渎(xié) 噪(guō) 一黄土(péng)
C: 智(ruì) 落(yǔn) 相(qiè) 然无累(guó)
D: 扶(yè) 睢(zì) 别(yě) 竭驽钝(shù)
5、下列各项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B: “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C: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D: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区'明珠杯'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凭借别具匠心的构思夺得一等奖。
B: 传世的书法艺术品,往往是完美无缺的,任何的败笔 , 都可能影响其价值。
C: 近阶段,毒黄瓜、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令人惴惴不安。
D: 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怎么也谈不拢。
7、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分析我国反腐领域存在的问题鞭辟入里 , 与会的代表忍不住为之点赞。
B: 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 , 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C: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该过度狂热地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D: 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 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8、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乐府以叙事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格言式的教训和人生的感叹等等

②此外便是相思和离别之作

③这些都是一般人所喜欢的题材

④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

⑤其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④②①③
D: ⑤①②④③
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党中央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和总体布署,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B: 大海是沧茫的天空,天空是寂静的大海,我想我是海,梦是我张望的天空。
C: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去诠释生命,去体味一种刻骨明心的辉煌。
D: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10、下面各组词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失望)恨久之 (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 楚人(可怜)之
B: 岂(只,仅仅) 秦王色(屈服) 祲(吉祥)降于天
C: (说)为信然 不可屈也(招致、引来) (挟持、控制)天子而令诸侯
D: 引喻失(适宜、恰当) 悉以(询问)之 咨(询问)善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诗的第二句中,“惊”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2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③允:符合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选贤能________

②女有________

为相________

④上常镜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3 )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B: 祗辱于奴隶人
C: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谓乎!”
D: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
( 4 )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好感

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时时充满快乐。

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呈给售票员。售票员皱眉,不高兴。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售票员一元钱,说:“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又谢谢他。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家庄。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上车。我站着未动,对他说:“我坐过你的车。”司机说:“好像坐过。”“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没有问题,请上来吧。”我说:“今天我忘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我说:“谢谢你!我肯定会付你钱的。”于是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了。

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从明德门至长安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夏天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他停下来,等我上车。我说:“我一直在寻你。”他说:“寻我?干什么?”我说:“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我掏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并说:“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不要找了!”他诧异地说:“不行,不行!”我说:“行,行!”就走了。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循环的,我也收藏了。

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感。那是1984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馆子排队买票。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难免羞愧,便打算抽身放弃。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我给他补够。”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我注意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了多年,早就增值了。

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中悄然生根。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

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

( 1 )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③~④

概括内容

我乘公交车没零钱,

邻座先生帮我付车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 )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第⑤段中“增值”的内涵。(举一例即可)
( 3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品析)

( 4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试举一例,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制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成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接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地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把“能不能”呢嘀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于也犯不上动行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要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唉!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此时,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抓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并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 1 )从文章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
( 2 )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 3 )请从描写的角度说出下面这句话好在哪里。

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 4 )文章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 5 )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⑴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⑵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②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