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慈爱 依恋 纠纷 混为一谈
B: 感慨 激荡 悔恨 小心冀冀
C: 倘若 鉴赏 和蔼 三省吾身
D: 羞惭 云霄 博学 截然不同
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ǎi 倜dǎng 小心翼翼
B: 擞sǒu 应hè 不求解shèn
C: 云xiāo 黄hūn 人迹至hǎn
D: 落zhuó 酝liàng 水波粼粼lín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guān)冕 佝(lóu) (jiān)不容发
B: (kè)守 (zhēn)言 腐草为(yíng)
C: 恣(suī) 拮(jù) 不(xǐng)人事
D: (huàn)养 (háng)货 面面相(qù)
4、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好读书,二是嗜饮酒,三是常著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 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 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6、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 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 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D: 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7、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 夏季的东昌湖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接触 埋没 观查 学术
B: 领悟 检讨 袖手旁观 测量
C: 权威 支配 不知所错 突破
D: 尊照 彷徨 一帆风顺 恐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余光中《乡愁》一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情思念。
B: 《醉翁亭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本文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之时,表现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之情。
C: 《岳阳楼记》是南宋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此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D: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此诗和《北方》《黎明的通知》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品。
10、下列各项中加点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冕(guàn) 鲜(yàn) 呢(nán) 惊(hài)
B: 摇(yì) 揉(jiǎo) 见(piē) 劫(luè)
C: 守(gè) 言(jiān) 取(jí) 箱(jiá)
D: 宽(yòu) 养(rú) 下(huī) 醉(zh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1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的景象

( 2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沿溯阻 / 哀转久
B: 于夏水襄陵 / 每晴初霜旦
C: 则湍绿潭 / 留蚊于帐中
D: 非亭午夜分 / 山峡七百里中
( 2 )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 3 )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4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 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夏游依安植物园》,回答下列小题。

①依安植物园,坐落于北方小城依安县,是镶嵌在乌裕尔河湿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植物园的东廊门颇具民族特色,由几块巨石堆叠而成,气势恢宏。

②顺着大门向里走,一条宽阔平坦的主干道,路面铺着坚硬的油渣,院内有两条主干道,成十字花型,位于园中心。除了园林绿化车,其它车是不允许入内的,行人可以在路上放心自在地行走。

③在植物园的东北角有一处曲曲折折的长廊,一眼望不到头。如果是盛夏,植物的枝叶藤蔓爬满长廊上面的丝网,一片绿荫将长廊笼罩,阳光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游人穿行在绿叶繁花嫩叶当中兴致盎然。

④现在是初夏,藤蔓还没有爬上去。两边青绿的果实缀满枝头,李子、樱桃、葡萄,触手可及。走在长廊里,扑面吹来松脂的芳香和草木的气息,芳香似乎也是青葱色的。

⑤在长廊尽头,立着一块巨石,大约有几吨重,巨石上刻着四个大字,“紫气东来”。在巨石的东北角,有一处迷宫,环形的通道,系植物墙,有点像游戏中的丛林场景。

⑥迷宫的四周种植着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那种花外形有点像串红,却又比串红的花小得多,成串的花朵只有米粒大小,粉色的密密麻麻的花中有数不尽的蜜蜂蝴蝶,还有那丑陋的红背甲壳虫也来凑热闹。

⑦行走在曲曲折折的石块铺就的路上,满被树荫笼罩,一片清凉,通向植物园正北面的假山。不时有游人擦肩而过,有疾步如飞的健身者,有缓慢行走的老者,有衣裙如花的女子,有活泼撒欢的小孩。一群群孩子们欢悦得像花丛中的蝴蝶,兴奋地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父母们抢抓镜头拍照。

⑧假山不算太高,沿着曲曲折折的石头台阶登上山顶,站在亭上,凭栏临风,享受凉风轻拂,十分惬意。举目远眺植物园,园内景色尽收眼底。

⑨假山的南面一帘瀑布哗哗地流淌,水花飞溅,水声清越,水气氤氲,尽现水的活力和灵性,又是游人的一个拍照点。假山南面的空地是一个圆型的塑胶运动场地。中间有喷泉,每到晚上,喷泉便会喷出各种各样造型不一的水柱,水柱成花开形状,时如莲花开放,时如菊花绽开,中间还不时喷射出一条冲天的水柱,能冲激到旗杆那么高。雪白的水花落地,砸出美妙的响声,落水进溅的水花扑面飞来,给驻足观看的游人们送上一丝清凉。

⑩假山的北面是一个人工湖,将假山环绕起来。湖水碧绿,大小不一的鱼儿在水中追逐,不时跃出水面,露出美丽的鳞片,红的黄的花的黑的,煞是好看,美丽的鱼儿让人不自觉想到“锦鳞游泳、沉鳞竞跃”的场面。燕子不时在假山上空盘旋飞行,不时贴到水面上嬉戏。

⑪湖的四周有各种各样的雕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鹿妈妈带领着一头小鹿;有两匹吃草饮水的马儿;有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牛娃;有洒水洗浴的美人鱼;有几只展翅欲飞的仙鹤;还有身披蓑衣垂钓的老翁。

⑫这个湖的东南角还有曲曲折折的廊桥架在湖面上,廊桥的一头是个亭子。湖边有一口老井,旁边放着辘轳、木桶、饮水槽,尽显田园风光。人在湖边游览,仿佛身处乡野,又如置身于江南梦幻水乡。

⑬我从湖的西侧顺着林中小道来到植物园的西北角。植物园里简直没有一片空地,草坪、花卉和树木将每一个角落都安排得满满的,展现无限生机。经过人工培育的各种各样的花卉散布园中,成为整齐划一的造型各异的几何形状。有的花贴着地面,有的花亭亭玉立,有的花鲜艳夺目,有的花素颜内敛,有的花一见如故,有的花素未谋面。各种各样的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蜂围蝶绕、沁人心脾,令人心神愉悦。

⑭大片的森林绵延不绝,有挺拔的云中杨、婆娑的柳树、洁白雅致的白桦树、浓郁芳香的松树、修剪成球型的榆树。设计者还别出心裁,一些树的树干上还挂着可自由出入的鸟笼子,可供鸟儿玩耍。植物园东南角孔雀笼子里有十几只孔雀,看到游人围观就会开屏展示,“似与游者相乐”,赢得游人们的阵阵惊叫和赞许。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鸟鸣嘤嘤的地方,成为鸟儿的天堂。

⑮依安植物园是集生态、绿化、休闲、健身、娱乐、环保于一体的生态园林,现已成为省内闻名遐迩的北方名胜,四季景色各异,每天游人如织。

⑯夏季时节,徜徉于依安植物园,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作者:邢占双,系依安县初中语文教师,有改动。)

( 1 )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文章的?
( 2 ) 第④段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 3 ) 第⑨段划线语句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体会其写景状物的妙处。
(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A】“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 1 )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
( 2 )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8个字以内)
(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 4 )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怎样的品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爸爸,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等红灯倒计时结束变绿灯再走呢?”

“可能因为他们有急事吧”

“那我们也急着上学啊,为什么要等绿灯才走呢?”

“那我问你,交通法是不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呢?”

“是啊。”

“坚持对的,有规则意识,不受错误的引诱这就叫做自尊”。

根据上述材料的文字,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钱世金生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