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兴国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 )


A: 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B: 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 字体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汪洋恣肆,狂乱中又不乏优美。
D: 字体为行书,运笔自如,气势贯通,潇洒有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而被后来做了皇上的端王看上。
B: 史进是因为被诬陷私通草寇而逃离了华阴县。
C: 梁山起义军曾活捉高俅,后又把他放了。
D: 武松和杨志都是被毒死的。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全诗句式齐整,有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英国著名作家雨果超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表达了对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C: 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苏秦悬梁刺股。
D: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于天干,“辰”属地支。
4、下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洞(suì) 笔(yàn) 醋(lì)
B: 不屑置辨 一气呵成 隐(nì) 驾(yù) 发(zhèng)
C: 思贤如渴 锱铢必较 洋(yì) 手(duò) 席(yán)
D: 如坐针毡 望眼欲穿 拜(yè) 愧(nǎn) 幸(jiǎo)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善于察言观色,与人交往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B: 再此,我不得不若无其事的说一声:“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不过相信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C: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 扭转了局势。
D: 而如果没有改革,那些扣人心弦的年轻人将面临令人咂舌的生活压力。
6、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我校中考成绩全市第一。
D: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7、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本海啸引发的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面对震后废墟,人们至今心有余悸
B: 塑料问世以来,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已经造成不计其数的生灵夭折和巨大的生态灾难。
C: 假如你有力量,够坚强,就会发现总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D: 炎炎夏日,七月流火 , 人们热得汗流浃背。
8、下面是关于课文中心意思的三种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B: 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C: 课文写出了一片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 , 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 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 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 ( )

A: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的作者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
B: 《梁思成的故事》作者李辉,现代建筑学家。
C: 《克隆拔术的伦理问题》作者邱仁宗是当代学者。
D: 《我们这双手》作者恩里克 科佩里亚斯是西班牙的当代作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1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 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 2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 )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词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
B: 地利不如人 至若春景明
C: 环二攻之而不 此所谓战于朝廷
D: 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桑竹之属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

委而去之

( 3 )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①网络文学的成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由此,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和审美风范。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网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例如《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一些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③网络小说的内容很多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其内容更为丰厚、意蕴更绵长。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化作品就深受一些主流网络作家的追捧,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在上中学时熟读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古文观止》等书籍。蔡智恒最喜欢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作者向这些经典古典文化作品致敬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刺绣、相声、曲艺、美食、中医等元素,网络小说近年来涌现出科举文、美食文、医术文、行业文。这些类型的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小说这个新时代文坛舞台的主场上大放异彩。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诗》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这个女扮男装的故事,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而且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类似现代的知识分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

⑤同时,网络作家也需要认清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激浊扬清。我们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例如某些网络小说中所蕴含的“生命如同蝼蚁”观念、弘扬“丛林法则”等,招来许多批评,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走到正途上来。

(节选自《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轫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节选自《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有删改)

( 1 )下列针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我国的网络小说不仅在国内盛行,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并且全部受到海外民众的好评。
B: 网络文学中有部分作者弘扬的理念引起诸多批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
C: 网络小说的作者大多都是“四大名著”的忠实读者,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向经典致敬。
D: 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不能一以贯之,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
E: 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
( 2 )文本一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指出并分析作用。
( 3 )一位同学打算根据以上两个文本内容,以“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请你帮他完成演讲稿的提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致大雁

①在澄澈如洗的晴空里,你们骄傲地飞翔;在乌云密布的天幕上,你们无畏地向前;在风雨交加的征途中,你们欢乐地歌唱……

②秋天﹣﹣向南;春天﹣﹣向北……

③仰起头,凝视你神奇的雁阵,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有许多奇妙的联想,有一些难以得到解答的疑问……大雁啊,南来北去的大雁,你们愿意在我的窗前小作停留,和我谈谈么?

④有人说你们怯懦﹣﹣

⑤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是为了躲开酷暑,你们才赶在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浴着暮春的雨,急急地离开南方,飞向北国……

⑥是怯懦么?

⑦为了这一份“怯懦”,你们将飞入漫长而又曲折的征途,等待你们的是峻峭的高山,是茫茫的森林,是湍急的江河,是暴风骤雨,是惊雷闪电,是无数难以预料的艰难和险阻……然而你们起程了,没有半点迟疑,没有一丝畏缩,昂起头颅,展开翅膀,高高地飞上天空,满怀信心地遥望着前方……

⑧是什么力量,驱使你们顽强地作着这样长途的飞行?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年年南来北往,从不误期?是曾经有过山盟海誓的约会么?是为了寻找稀世的珍宝么?告诉我,大雁,告诉我……

⑨如果可能,我真想变成一片长满芦苇的湖泊,铺展在你们的征途中,让你们在我宽广的怀抱里停留,如果可能,我也想变成一棵枝叶蓊郁的大树,屹立在你们的宿营地,让你们在我的丛生的臂膀上栖息。如果可能,我还想变成,。

⑩当然,我更想变成你们中间的一员,变成一只大雁。我要紧跟着你们勇敢的头雁,看它是如何率领着雁阵远走高飞的。我要看看﹣﹣

⑪在扑面而来的狂风之中,你们是如何尖厉地呼号着,用小小的翅膀,搏击强大的风魔;在倾盆而下的急雨之后,你们是如何微笑着抖落满身水珠,重新窜入云空;在突然出现的秃鹫袭来之时,你们是如何严阵以待,殊死相搏……

⑫猛烈凶暴的飓风和雷电,曾经使你们的伙伴全军覆没。

⑬我知道你们曾悲哀,你们曾流泪,然而你们会后悔么?你们会因此而取消来年的旅程,因此而中断你们的追求吗?

⑭不会的!不会的!

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当秋风再度熏红塞外柿林的时候,你们欢乐的歌声,便又会飘漾在湛蓝的晴空里,向南,向南……

⑯你们怎么会后悔呢?你们的追求,千年万载地延续着,从未有过中断!

⑰我想像你们﹣﹣刚刚啄破蛋壳的雏雁,当你们大张着小嘴嗷嗷待哺的时候,也许就开始聆听父母叙述那遥远的思念,解释那永无休止的迁徙的意义了。而当你们第一次展开腾飞的翅膀,父母们便要带着你们去长途跋涉了……

⑱我想像你们﹣﹣耗尽了精力的老雁,当秋风最后一次抚摩你们衰弱的翅膀,当大地最后一次向你们展示亲切的面容,当后辈们诀别你们列队重上征程,你们大概会平静地贴紧了泥土,安心地闭上眼睛的,你们是在追求中走完了生命之路啊!

⑲大雁,渺小而又不凡的候鸟家族啊,请接受我的敬意!

⑳雁阵又出现在湛蓝的晴空里。我站在地上,离你们那么遥远。然而我觉得离你们很近。我的思绪,常常会跟着你们远走高飞……真的,我真想像你们一样,为了心中的信念,毕生飞翔,毕生拼搏。

(作者:赵丽宏,文章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用诗化的语言表现了大雁________的精神,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2 )文章④⑤两段写有人说大雁怯懦,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如果把文章第⑪段中划线词语“窜入”改成“飞上”,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B.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⑮段画线句。

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

( 4 )仿照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如果可能,我也想变成一棵枝叶蓊郁的大树,屹立在你们的宿营地,让你们在我的丛生 的臂膀上栖息。如果可能,我还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一只只为了心中的信念而毕生飞翔的大雁?请以“真的,我真想像你们一样”为开头,写下你的阅读感悟。(5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

“怎么办?”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下面的写作指导供你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凭猥琐沸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