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倦殆 愚钝 筋皮力尽 潜滋暗长 B: 劳禄 躁热 张目结舌 和颜悦色 C: 序幕 蒙味 杳无消息 交头结耳 D: 犀利 顾忌 小心翼翼 无动于衷 |
2、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
3、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 ③⑤④①②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④②③ D: ③①⑤④② |
4、 |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 A: 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 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 , 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 趾高气扬:形容因高兴而兴奋的样子 C: 我是个堂堂的人。 堂堂:这里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D: 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
5、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B: 诱惑( yòu ) 痴想( chī) 沉浸( jìn ) 琼浆( qióng ) C: 迸溅( bìng ) 童稚( chì) 怡然( yí ) 雏形( chú ) D: 倔强( jué ) 绽开( dìng ) 蜕变( tùi ) 伫立( chǔ ) |
6、 | 下列对成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由《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句意演化出来。 B: 刮目相待:出白北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原是吕蒙夸赞鲁肃的话,现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C: 柳暗花明:陆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D: 如释重负:成语里还留存着文言中一些字的含义,如这个成语中的“释”就与“有卖油翁释担而市”中的“释”词义相同。 |
7、 |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战争、流疫与经济衰退往往会干扰或 全球化进程`,从而威胁人类和平与繁荣,_________对此不能不予以关注. ②美国希望在伊拉克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在中东地区推行政治改革 样板. ③单位、社区、村镇、家庭都要承担起清洁环境、 陋习的任务。 A: 中止 树立 革除B: 终止 竖立 革除 C: 终止 树立 祛除 D: 中止 竖立 祛除 |
8、 | 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A: 苏轼 B: 王安石 C: 范中淹 D: 欧阳修 |
9、 | 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yùn) 潜行(qián) 悄然(qiǎo) 混为一谈(hún) B: 刹那(shà) 贮蓄(zhù) 顷刻(qǐng) 疲倦不堪(kān) C: 着落(zhuó) 应和(hè) 荫蔽(yìn) 忍俊不禁(jīn) D: 热忱(chèn) 屡次(lǔ) 确凿(záo) 头晕目眩(xuàn) |
九(1)班刘恩同学在整理归纳古诗意象时遇到了困难,先请你跟他一起阅读下面三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讨论“孤舟、行舟、轻舟”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春游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 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 轻舟如叶桨如飞。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京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 刘恩:我觉得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出行的方式,“一别心知两地秋”使得惜别之情溢于言外。所以我认为“行舟”这个意象包含了诗人的离情别绪。但是“孤舟和轻舟”我就不知道了,你能帮助我吗? 我认为:______ |
文言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徐以养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①。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②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③,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孙枝蔚④《示儿燕》) (注释)①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②遑:闲眠,空闲。③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④孙枝蔚:清初诗人。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①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________ ③意与目去 去________ ④然贫家止有此器 止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 ( 3 )这两篇文章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两者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甲)文强调学习时要“________”,(乙)文强调学习时要“________”。此外,(甲)文还重点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 4 )你从(甲)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
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如果有步枪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开枪;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对过去的大部分军队来说,这种说法有一部分确是如此,可是现在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红军白军都是如此),不再是滑稽戏中的笑话了,这在不久就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未能击退日本的进攻并不是判断的标准:除了上海曾经进行过后来受到破坏的抵抗以外,迄今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
中国依然有着很多滑稽戏式的军队,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国战士,他们不久就会取代那些旧式的战士。内战,特别是红军和白军之间的阶级战争,付出的代价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凶狠,双方都没有宽恕或妥协的余地。中国这十年的内争,如果说别无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这不久就会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再能够被看作是银样蜡枪头了。
问题从来不在于人材本身。我在一九三二年的淞沪战役中就知道,中国人同任何别国的人一样能打仗。撇开技术上的局限性不谈,问题完全是统帅部自己没有能力训练麾下的这种人材,赋与军事纪律、政治信念和致胜意志。红军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它往往是战斗中相信自己是为一定目的而作战的唯一一方。红军在建军的教育工作方面的成功,使他们能够抵抗住敌人的在技术上和数量上的巨大优势。
中国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这在长征中已经表现了出来,这也在红军日常生活的严格要求上表现出来。可能也有外国军队能够吃得消这种同样的风吹雨打、食物粗粝、住所简陋、长期艰苦的生活,但我没有见过。我对美、英、法、日、意、德的军队都比较熟悉,但是我相信只有最优秀的军队才能吃得消红军战士这样紧张艰苦的日常条件。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
每一个连都有自己的炊事员和后勤部门。红军的饮食极为简单。咖啡、茶、蛋糕、各种糖果或新鲜蔬菜,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东西,他们也不想。咖啡罐头比咖啡更有价值;没有谁喜欢咖啡,它的味道像药一样,但是一个好罐头却可以做成一个耐用的饭盒!热开水几乎是唯一的饮料,喝冷水受到特别禁止。
红色士兵不作战时,一天到晚都很忙,实际上,在西北,像在南方一样,经常长时期没有活动,因为占领一个新地方后,红军就要休整一两个月时间,成立苏维埃或者进行其他的“巩固”,只派少数人去前哨值勤。敌人除了定期发动大“围剿”以外,几乎总是处于守势。但是在红军和敌人各自的攻势之间往往有很长间隙的闲暇。
红军士兵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
跳远、跳高、赛跑、爬墙、盘绳、跳绳、掷手榴弹和射击方面的激烈竞赛,受到鼓励。看了红军跳墙、跳杆和盘绳,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为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我在获得这类荣誉的部队的列宁室里,看见这些奖旗陈列在那里。
( 1 ) 阅读选文,思考: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
( 4 )结合选文或者《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谈谈纪实文学的特点。《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1 )选文的线索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