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 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D: 《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3、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 )
A: 数shǔ 优 不可胜 典忘祖
B: 识shí 破 博闻强 远见卓
C: 横héng 纵 行 妙趣生 专跋扈
D: 模mó 棱两可 装作样
4、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diàn) 猎(shè) 友(zhì) 扑迷离(suò)
B: 障(pínɡ) 异(chà) 字(tiē) 目不园(kuī)
C: 鸣(háo) 污(suì) 可(hán) 慷淋漓(kǎi)
D: 书(zhāi) 胀(zhǒnɡ) 气(pò) 妇皆知(r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睡前玩手机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B: “国庆”期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到河池旅游。
C: 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具备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新班主任的报告。
6、《朝花夕拾》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散文集。下列对这部名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借由这组散文,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 在《范爱农》中,鲁迅追述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在东京,听闻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赞同“我”的主张。
C: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两句中的“她”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阿长,她是鲁迅的保姆,是一个为人热心、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
D: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常用对比于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家长教育的反感与批判;《无常》通过将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作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7、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 “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 《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
C: 《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D: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无与伦比的。
B: 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余,每天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英语。
C: 乐视网正在热播的《芈月传》是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黄轩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巨制,讲述了芈八子一泻千里的传奇一生。
D: 刚学做菜的燕子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9、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女士的回答妥当的一项是( )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可以抽烟吗?”女士回答让两位男士都笑了,那位拿出烟的男士有把烟收来了。女士说了什么?

A: 嗨,害人又害己啊!
B: 看,这里写着“禁止吸烟”啊!
C: 看来,你夫人还没把你管教好啊。
D: 先生,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好了。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1年世园会落户扬州,这将极大提升扬州的城市知名度。
B: 漕河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D: 通过“诵读经典”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受到很大的触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先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上面文字选自《______》中的《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乞留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桓南郡:桓玄,东晋将领,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殷荆州:殷仲堪,东晋将领,官至荆州刺史。罗企生: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②出市:到刑场。③宥(yòu)赦免。之:指罗企生的弟弟罗遵生。④问:音讯。这里指罗企生被杀的消息。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桓待企生厚________

②存未判________

( 2 )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放了你
B: 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放了你
C: 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赦免你的罪行
D: 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赦免你的罪行
( 3 )罗企生的两次回答反映了他内心的两难:第一次回答拒绝偷生是想要________,第二次回答恳请桓玄则是想让弟弟代替自己________
( 4 )根据选文内容,它最适合归入的《世说新语》门类是( )

A.德行 B.文学 C.自新 D.捷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介绍啮齿动物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啮齿动物的精髓就是杰出的啃咬能力。它们一生中门齿一直在稳定地生长。如果不通过不断地啃咬像坚果、树皮或电话电缆之类的硬东西,来把门齿磨短一些,那么它们的门齿就会长得很长,这样它将不能自己进食。

啮齿动物牙科学上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其下颌可以在两个位置上使用,一个是向前的模式,用于啃咬,一个是向后的模式,用于咀嚼。

这个技巧可能看起来不起眼儿,但它却使啮齿动物能够成为在所有哺乳纲中最成功者。在所有现存的哺乳动物中,约有一半是啮齿动物,其中包括松鼠,花栗鼠和土拨鼠;田鼠,拉布白足鼠,仓鼠,旅鼠和麝鼠;家鼠;鼹鼠;南美栗鼠;河狸;豚鼠;水豚;豪猪;海狸和睡鼠。

有些啮齿动物是令人敬佩的建筑师。许多都会挖复杂精致的洞穴,这些洞穴有巢穴,贮藏室和后门。海狸的堤坝用啃倒的树枝建成,用泥土防水,其规模之大,足以改变地形。

啮齿动物经历过巨大型——南美洲的水豚身长四英尺——和社会型。鼹鼠社会有一个女王还有工匠,有点儿像蚂蚁的方法。但是这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也许就是因为它缺乏特长。啮齿动物往往是适应性强的通才。

在现代社会中,它们通向成功的途径之一就是和人类一起生活,或者至少要生活在人类周围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家鼠在学习如何在人类住房的缝隙中茁壮成长,取得了生态学方面非凡的胜利。它们不仅移居在农场和谷仓旁边的场地,而且密集地移居在城市环境中,比如排水沟和地铁等等。

总成员数的标准,理所当然是进化的准绳之一。依据这一标准,老鼠就像人类一样成功:美国老鼠种群的数量估计同美国公民的数量一样多。

( 1 )请根据第一段的内容,推断“啮”的意思。

( 2 )啮齿动物为什么能成为“哺乳纲中最成功者”?

( 3 )“有些啮齿动物是令人敬佩的建筑师',,你能从课文《松鼠》中举出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吗?

( 4 )“有些啮齿动物是令人敬佩的建筑师”中“有些”能去掉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我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奧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减)

(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
( 2 )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 第②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C: 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力论证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阅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心论点。
D: 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 4 )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选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半命题作文

请以“原来,______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多利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