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把“认真研究”和“仔细调查”调换位置)
B: 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胜败”改为“胜利”)
C: 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缺乏”后加“的状况”)
D: 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将“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删去)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的涌现。
3、下列各选项中,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 巨浪翻滚 花色微红
B: 爱国情怀 克服困难
C: 曲折漫长 心潮澎湃
D: 关得很紧 分外美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越。
B: “这不是我们家的狗,”普洛克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5、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 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不忘记历史。
C: 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 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愕然 警戒线 寥寥无几 飞皇腾达
B: 典籍 潜台词 纹过饰非 草菅人命
C: 诀别 吊角楼 计日程功 惴惴不安
D: 憔悴 壁上观 怪诞不经 鬼蜮伎俩
7、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仲裁 狼藉 蒙昧 眼花瞭乱
B: 辟邪 嶙峋 燥热 合颜悦色
C: 娴熟 斟酌 雕镂 抑扬顿挫
D: 洗涤 提跋 桥墩 锐不可当
9、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代天骄 簇新一筹 莫展诘难 不知所措
B: 根深蒂固 谀词刻骨 铭心慰籍 墨守成规
C: 恃才放旷 旁鹜豁然 贯通瞰望 怒不可遏
D: 山清水秀 伫立不求 甚解要诀 金榜提名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 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 鲁迅1918年5月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3年,《狂人日记》被收进《朝花夕拾》出版。
D: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理想

穆旦

1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

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

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

2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底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 1 )结合全诗,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①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②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 2 )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句子。
( 3 )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将其表现出来的?以第2部分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暴死,公怒,曰:“以属②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臣为君数③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 “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④吾仁也。”

【注释】①圉(yǚ)人:养马的人。②属:交给. ③数:动词,列举。 ④伤:损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奏荐某人为某官 ________

②普颜色不变 ________

用其人 ________

④夫子________

( 2 )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

( 3 )结合选文内容分别概括赵普和晏子的性格特征。

( 4 )(4)赵普和晏子的进谏都成功了,但两人所用的方式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 1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2 )句①是________问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__。

( 3 )句②和句③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比较,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

( 4 )①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②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 5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被春恼

丁立梅

①走在春天里,总有幸福不期而至。眼睛随便瞟向哪里,都有一团的好颜色相迎,倾巢而出,四野惊动。

②春天,是上天赐给众生的恩泽。不分责贱,无论强弱,不偏不倚,绝对公平,

③嫩,是嫩得不能再嫩的。艳,是艳得不能再艳的。万亩春风,一点一点,染绿万亩河山。冷不丁的,你就撞到一河的碧水,噙着一树桃花的影子。有小鱼从花树的影子问穿过,像潜入水底的燕子。它们有它们的秘密要说。你站在那里,悄悄看,似一个偷窥者。

④油菜花最不拘小节。它们成群结队地开,离群独处也开;乡下开得,城里也开得;河畔开得,砖缝里也开得。你路过一个小区,小区的围墙根儿,散落了一些碎砖头。平日里也不大留意那里,这时候,砖缝里,居然钻出两三棵油菜花来,一身的珠光宝气,黄得耀眼。你看看那几棵油菜花,心里面就有一些感动。你知道它们一定是从乡下跑来的,该是从去年夏天起,就上路了。一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风送一程,鸟送一程,雨也会送它们一程吧。

⑤垂丝海棠开得最是天真,照见赤子之心。那些小花朵头挨头,肩并肩,若一群小稚童,坐在树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清澈的双眸里,映着明净的天空和云朵。

⑥人家的花坛里,不知何时落下的一棵香菜,也顶着满头的碎花了,素净的白,月季、虞美人、二月兰、鸢尾也都争相开了花,无一不用尽热烈。紫玉兰的花,是要仰着头看的。它们开放在枝头,活像一群紫色的小鸽子蹲在那儿,叽叽咕咕,叽叽咕咕,说着春天的情话。

⑦唉,美啊!你也只能很俗地这么感叹。因为你词穷了。春天最让人词穷。

⑧何止是词穷!春天还让人手足无措,好比你本住在穷乡僻壤,守着茅屋清贫度日。谁知一夕间,你竞坐拥锦绣无数,完全跟做梦似的,如何吃得消!

杜甫写春天,一提笔就直抒胸襟:“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想他堂堂一个大男人,也吃不消春天的好了。花开得那等烂漫,烂漫得叫他欢喜得着了恼。可身边却无人与他分享,怎生消受!他后来又写道:“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此刻,你会立即把他引为知己。真想携了酒去,与他花下对酌。他是被花恼,你是被春恼啊。

⑩两个稚童,在一棵花树下玩耍。冬寒去了,他们很像刚钻出土的小草,小胳膊小腿儿的,灵动活泼。他们在玩一辆小童车,这个坐上面,那个牵着走。过一会儿,他们互换一下位置,那个坐上面,这个牵着走。就这么玩着,没完没了,却兴致不减。

⑪有意思吗?你或许觉得无聊,可在小孩子的眼里,没有一桩事,不是庄严而有意思的,没有一个时刻,不是庄严而有意思的。你突然的,好想变成他们,那么无忧无虑地玩耍一回,任暖风吹过,任花瓣落在身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写“走存春天里,总有幸福不期而至”,其中“幸福”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 3 )文中第⑨段引用杜甫的诗句有何用意?
(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被春恼”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读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三国的黎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