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和田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望岳》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
B: 《野望》写的是山野春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C: 《记承天寺夜游》如同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3、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是( )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A: 是某些设计手法被江南园林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B: 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被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C: 是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D: 江南园林汲取某些设计手法从而建成的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园
4、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
A: 宫殿的台阶
B: 天的别称
C: 玉玺
D: 牌匾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美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D: 我国古代从纪年方式有很多,如“崇祯五年”是年号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 初夏时节,遵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 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 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 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B: 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C: 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类只是沧海桑田 , 极其渺小,只有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天人”和谐。
D: 5月下旬,发生在广州台山市凤凰峡的漂流事故导致8名游客死亡。事件发生后,有些部门推卸自己的管理责任,这真让人叹为观止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丝路新纽带:中欧班列》介绍了从东到西的多样文化和风土人情,向观众显示了一条现代版的丝绸之路。(将“显示”改为“呈现”)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设施。(删去“防止”或“不”)
C: 《经典咏流传》节目中,4岁的王恒屹现场朗诵《千家诗》惊呆众人,网友纷纷称赞“年龄不大,‘学问’不小”。(在“称赞”后面加上“他”)
D: 要创建“智慧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更高效、敏捷、低碳。(将“管理”调到“建设”前面)
10、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A: 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 “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 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1 )友人离开诗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诗意,简要概括。
( 2 )“白云无尽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タ,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人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③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④肆:店铺。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杭州百里/潭中鱼可百
B: 其犬亦/口入
C: 遂越货而/处亡气
D: 犬伫足不人之述备矣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僧 疑 为 盗 缚 而 送 官 吏 审 之 果 然。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

广州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关于陈氏书院的性质和功能,人们往往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它既是陈氏子弟读书的书院,又是他们供奉祖先的祠堂。事实上,陈氏书院既没有传统书院的功能,也不同于明清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祠堂,它是清末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那么,明清时期广州的合族祠与书院、祠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而清代广州城中众多的姓氏书院,它们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时。至于建造的目的,有材料提到:“书院与家塾设建,原为应试居住及合族受屈讼事与输粮往来暂寓。”也就是说,以书院或家塾为名的合族祠的建立,是为了让各地乡村的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打官司、缴纳赋税时暂时居住。合族祠在广州城中出现并蓬勃发展,与明清时期华南地区宗族制度的成熟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明末清初,民间建造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当广东各地乡人需要在广州城中建立起他们的落脚点时,他们想到要建成宗祠的形式,就毫不奇怪了。这些合族祠在建立时也是按照修祠堂、编族谱、置族产、举行标准化的祭祖仪式这一整套宗族的模式来造作的。

这些建于清代广州城内外的祠堂建筑,从形式上看,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这种祠堂又与普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每一地方性宗族以“房”的名义参与。他们通过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他们容易植党营私,蠹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加之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更成为官府禁祠的直接原因。

自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禁祠行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皇帝专门发布上谕,要求各地对行为失范的合族祠“一体严行禁治,以维风化,以正人心”。广东随后就要求:“无论州府县城内不准妄联姓氏创立祠宇”,又据《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因此,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选编于《广州陈氏书院实录》)

链接一:

陈氏书院就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建筑群,建筑呈方形平面展开,建筑面积超过6400平方米。三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前门 、中厅和后寝,形成“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格局。门前留有宽阔广场,过去曾竖立着很多石制旗杆夹,旗杆上镌有中举人的姓名及中举年代,昭示着陈氏家族的荣耀。每路建筑各有三进,纵横左右共有6院8廊19座建筑,大小建筑之间墙体均用活动隔扇。庆典之时,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外部封闭、内部开放的建筑特点。

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精品雕塑。其中,屋顶灰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选自刘小芳《宗族中国的历史镜面》)

链接二:

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营建的陈氏书院是如何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呢?聪慧的陈氏族人首先邀请了清末翰林院编修陈伯陶、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兰彬等著名陈氏士绅,组建“倡建陈氏书院绅”

(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书院本来是人们读书的地方,主要是为组织教育教学和准备科举考试提供服务的。
B: 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天地祭祀的场所,明末清初在广东乡村普遍存在。
C: 合族祠也是一种祠堂,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具有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集资兴建的。
D: 精美的雕塑是陈氏书院的亮点,灰雕、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 2 )下列对材料中“陈氏书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陈氏书院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三进三堂九路两厢抄”的格局。
B: 当年陈氏书院的主要目的只是为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 陈氏书院曾经因容留各地族人,祠内龙蛇混杂,扰乱治安,一度被禁止开展活动。
D: 陈氏书院不取名为“大宗祠”是因为从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官府严令禁止创建。
( 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族祠有别于普通的宗族祠堂,它往往有利于形成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B: 依托合族祠形成的同姓组织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这就直接导致其被官府屡屡取缔。
C: 由于朝廷严厉打击,为了求生存,合族祠纷纷改头换面,以书院、书室、试馆为名。
D: 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意在借助“广雅”的人文气息来弱化其宗族色彩。
( 4 )第⑦段引用了哪些材料?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

( 5 )陈氏书院有名陈家祠,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名称中选择一个作为官方名称,你更认同哪个?请结合文本,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阅读《手心里的文学》,回答下列各题

手心里的文学

李桂芳

①这是一场教育学考试,是一场事关老师们切身利益的考试,因为只有拿到考试合格证,才有资格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

②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引起我的注意。她左顾右盼一阵后,开始慌乱地看着我,又捋起袖子看了看表。

③看上去,她是要有所行动了!

④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怎么能自己考试作弊呢?我最看不起这样的老师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东张西望一阵后,紧张地伸开了自己的左手。

⑤我几大步跨到了中年女人面前,威严地朝她伸出手,示意她把手心里的“字条”给我。女人慌乱而茫然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像一只被猛兽突然捉住的小羊羔。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可片刻即逝﹣﹣对待这样的老师,必须坚持正义。

⑥女人没给我“字条”,只是重新攥紧了手掌,无辜地看着我。我突然讨厌起她的装模作样来,于是再次固执地伸出手,示意她快点“缴械”。女人依旧一副与她无关的表情,没理睬我,又开始埋头答题。

⑦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终于怒火中烧。女人见我真生气了,顺从地摊开了她的左手掌。

⑧我终于看清了那些文字。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泪水﹣﹣感动的泪水顺颊而下。

⑨那些文字是这样的:给张歌买胃药,两盒;给苏成带英语磁带;10点30分,李乐开始手术,我必须赶到;12点给刘民的父亲打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⑩我没能看下去,只哽咽着附在她的耳边轻声说:老师,对不起,您慢慢考,打扰了!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⑪10点20分,女人提前交卷了,因为10点30分,她的学生要手术!

(选自《读者》2012年第19期)

( 1 )选文线索清晰,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以表明“我”对这位女教师的情感变化。

怀疑→________→讨厌→发怒→________

( 2 )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 , 却又满是温暖

( 3 )选文交代字条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4 )作者笔下的女教师参加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考试,却提前交卷。这一举措似乎不合常理,但这恰是这位女教师的伟大之处,这一点对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什么启迪?

四、写作(分值:60分)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席慕蓉《青春》

请以“启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月缺que””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