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共生现象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之一。B: 在2015中超联赛中,经过恒大队健儿们的奋力拼搏,获得本赛季冠军,成就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壮举。 C: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D: 学习方法很重要,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决定着学业成绩的好坏。 |
3、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刘禹锡的《秋词》一诗,可贵之处在于: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发了奋发进 取的豪情。全诗议论、抒情与写景相结合,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C: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全文是按照“摆动 挂灯的启示-----孩子与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构思巧妙。 D: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本文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说明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条理清晰。 |
4、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B: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 C: 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5、 |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 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要知书识礼 , 全面发展。 D: 在家,我会勤勤恳恳地帮助妈妈做家务;在学校,我会规规矩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
6、 |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项为之强(颈,脖颈)群鹤舞于空中(飞舞)B: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 C: 必细察其纹理(其它)或千或百(或许) D: 果然鹤也(白鹤)方出神(正)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横贯崇山峻岭之巅的长城,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华夏子孙不屈不挠(ráo)的精神! B: 夏天到了,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qián)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聒燥不已。 C: 读书不可存心诘(jí)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D: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 , 凭借诗作平步青云的诗人不少,但郁郁不得志的也数(shuò)见不鲜,令人叹惋。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B: 他这种孤注一掷的赌徒作风,我并不欣赏。 C: 那场扣人心弦的篮球比赛,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记。 D: 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落难(nàn) 确凿(záo) 触(cù)目伤怀 长吁(xū)短叹B: 称(chèn)职 勾(gòu)当 百鸟啾(jiū)啾 大彻(chè)大悟 C: 嗤(chī)笑 倒坍(tā) 一抔(póu)黄土 苦心孤诣(yì) D: 绮(qí)丽 执拗(niù) 影影绰(chuò)绰 味同嚼(jiáo)蜡 |
10、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 ⑤②①③④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① D: ④③②①⑤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①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②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②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此处指水面。 ( 1 )第一、二句通过描摹绿树阴浓、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夏日的幽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2 )赏析“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4 )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 1 )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
( 2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①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 4 )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A)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B)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作文:
请你以“记忆中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取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禁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