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句子修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反复 C: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比喻 D: 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排比 |
2、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娉(pīng)婷 妖娆(ráo) 诘(jié)责 断壁残垣(yán) B: 惊骇(hài) 栈(jiàn)桥 麾(huī)下 杞(qǐ)人忧天 C: 停滞(zhì) 豢(huàn)养 绾(gǎn)发 纷至沓(tà)来 D: 恣(zì)雎 箴(zhēn)言 游弋(yì) 恬(tián)不知耻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 B: 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是指23点至凌晨1点。 C: 古时的地名很多有别称,南京又称建康、广陵,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成都又称锦官城,如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4、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 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 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 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
5、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虎妞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大胆泼辣甚至有点变态,后因难产而死。 B: 《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等。 C: 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比如,作者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这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连年征战。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预防“山竹”台风的破坏,浦北县各部门提前做好了防御台风。 B: 近日,火箭少女新歌《Light》MV上线,谁都不会否认孟美岐、吴宣仪两姐妹拥抱的画面感人。 C: 49中两千多名师生参加进行防空演练。 D: 高铁“霸座”男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
7、 | 根据句意,选词填空( ) ①这次庆祝国庆合唱比赛中,我们班的歌声清脆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②班级辩论会上,意见 的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辩论十分激烈。 ③挫折是难免的,请你相信,生命中总有些风景,会让你 。 A: 响亮 差别 欢天喜地 B: 洪亮 分化 沾沾自喜 C: 高昂 分裂 乐不可支 D: 嘹亮 分歧 喜出望外 |
8、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渔任务。 D: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朴实平易的人。 |
9、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一项是( )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③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泱泱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①②⑥⑤③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③⑥④⑤①② |
10、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 《行道树》中的“行道树”形象象征默默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D: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 )“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2 )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包拯传》)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闻者皆惮之/肆无忌惮B: 不伪辞色悦人/未尝稍降辞色 C: 虽贵/虽不能察,必以情 D: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臣本布衣 ( 2 )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恶 吏 苛 刻 务 敦 厚 虽 甚 嫉 恶 而 未 尝 不 推 以 忠 恕 也 ( 3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选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时光倒转了我们的角色
①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例行一问之后,她突然抽噎起来,语不能成句。
②心忽地一紧。无数个不好的念头飘过,强迫自己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地安慰她,别哭别哭,慢慢说。
③我妈是个大夫,或许是职业使然,她生活中敏感、自律、坚韧,偶尔情绪激动也不过是声调拔高几度,总的来说,偏高冷范儿吧。此刻,她压低了声音,竭力控制着语调,试图挂断电话,“妈妈一会儿再给你打”。我相信,她重拨过来说的话一定不是现在要说的。我克制着紧张,放慢了语速,“不要挂,现在说,好不好”?然后,就听到哭声越来越大,贴在耳边,却震得心慌。
④这个反常的电话,诱因却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她和我弟因为琐事拌了嘴,一个精心准备了午饭想着言归于好,一个却赌气不肯吃饭,摆出了冷战的架势,两天没说话。
⑤哦,就这样么?我试着想象电话那边的样子,家里客厅的棕色沙发上,我妈举着电话,捏着纸巾,啜泣低语,很生气,更多的可能是委屈。
⑥但这真不像她。
⑦记得是在大三的时候,我妈腰椎间盘突出,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我每次打电话,响一声两声就被接起来,虽然觉得奇怪,但完全听不出异样,以为她只是不忙。直到她能下床走动,病情好转,才轻描淡写地说她停诊一个多月,当然可以随时接电话。
⑧在我妈看来,她就是医生,没必要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孩子牵肠挂肚。等我寒假回家,我妈看上去一如往常,上班,坐诊,忙着给我做好吃的,我跟以前一样晚睡晚起玩得不亦乐乎,这事连同这病轻得好像没有来过。
⑨有时候,一个不算坏的结果会让人不想回忆过程的艰辛。但现在想来,久不归家的女儿,面对病愈的母亲,却不知道关心安慰。我妈除了难过,应该也有委屈吧?从上大学起,聚少离多就成了常态,和父母的交流都淹没在了电话里,进行时中的喜怒哀乐被生生地沉淀下来,直到嘘寒问暖都成了惯例。
⑩现在,我妈正努力打破这个惯例。她把这场冲突的每个细节都讲给我听,前因后果,时间、地点,甚至我弟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所有这些都是证据,都是要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错的是那个浑小子!
⑪然而,还原现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之前讲的故事太少,信息通报式交流的后果就是严肃有余生动不足。
⑫现在,为了证明她本认为不需要证明的A结论,她不得不给我讲A1,A2,A3……
⑬听着听着,我心里突然一阵发酸。小时候,我和弟弟为一个苹果吵到我妈那里,说一堆理由,列一堆证据,只为让我妈把大个儿苹果分给自己……
⑭在我妈看来,苹果的归属当然不是大事,正如在我眼里,这场争执也是小事一桩。但我妈就像那时的我们,离题万里却不自觉,越说越多,只等我表态说,是啊,是他做得不对。
⑮猝不及防,时光就倒转了我们的角色,已经到了我担心她的时候。
( 1 )第③段“震得心慌”的原因是________。①从前的母亲,自律、坚韧,卧病在床却不以为然
现在的母亲,________
②从前的“我”,为一个苹果的大小与弟弟争执不休
现在的“我”________
( 5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很多中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抒发自己的感情,或在朋友圈发动态求点赞,或跟网友聊天吐槽,却很少愿意与身边的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请你对此发表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