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昆明优方高考补习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 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 雾霭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 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
3、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妒(jì) 倔(jué) 长(yīng) 汪洋万(qīn)
B: 然(mò) 日(yùn) 恶(zèng) 为人知(xiān)
C: 河(pàn) 围(fēn) 长(yín) 接摩肩(zhǒng)
D: 驾(yù) 息(qī) 平(zhè) 滋暗长(qián)
4、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 ⑶⑵⑷⑴
B: ⑷⑶⑵⑴
C: ⑷⑵⑶⑴
D: ⑶⑴⑵⑷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 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慨 云宵 朗润 混为一谈
B: 蝉蜕 书塾 瞭亮 花团锦簇
C: 珊瑚 祷告 淅沥 花枝招展
D: 鉴赏 分歧 决别 人声鼎沸
7、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京国安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天津泰达队时,被泰达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国安队大门。
B: 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C: 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 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8、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脑(suǐ) 蝉(tuì) 古(gèng) 菜(qí)
B: 痛(zhì) 重(hè) 花(pǔ) 怪(dàn)
C: 祷(qǐ) 深(suì) 鸣(háo) 笑(shān)
D: 育(bǔ) 默(qì) 污(huì) 然(hè)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B: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C: 保持消防通道安全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 , 照旧乱停乱放.
D: 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须得身临其境 , 长期观察,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10、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诬(miè) 蛮(hèng) 埋(mò) 出类拔(cuì)
B: 削(bō) 祷(qǐ) 劣(zhuō) 不知所(cuò)
C: 徨(páng) 择(jué) 新(zhǎn) 词夺理(qiáng)
D: 事(yì) 落(duò) 爱(zhì) 挑拨离(jiā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十五月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无声”二字包含意思丰富,请说说妙在何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谢:道歉。

( 1 )解释下列词语

自谓尽之 尽:________ 秦青弗止 止:________

( 2 )文中“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秦青歌唱技艺高超。
( 3 )文中的薛谭是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奥?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 1 )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 2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 3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的结尾的表达效果。

( 4 )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阅读《故乡》选段

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的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③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④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1 )在语段第①段的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 虽然……但是……_____________
B: 既然……那么……
C: 即使……也……_____________
D: 既然……但是……
( 2 )选段中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饰(衣着)、手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

( 3 )第①段的”这我知道”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 4 )“老爷!……”闰土这样称呼”我”的原因是什么?

( 5 )第⑤段中的”厚障壁”一词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________

( 6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一句中,闰土见了“我”之后,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 7 )选段在描写人物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寒冷的冬天,我们期待春风;漆黑的深夜,我们期待黎明……人生的路上,总有很多期待。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幽灵染色体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